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2020-11-04 15:49:15 21点赞 79收藏 8评论

小土叨叨:周末的时候,在看梁启超写给他子女的书信集《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很受触动。当时跟队友有诸多的讨论。虽然队友已经写了一篇(链接),但我角度稍有差异,还是想再深入些跟大家探讨。
这篇原本是昨天要发的,但是内容太多,未及完成,开了天窗,今天一并补上。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梁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古人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读他,非独教我们如何行教育,如何做父母,乃是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

01 梁启超其人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大家都在历史课本里,听过他的名字,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与历史书上脸谱化的评价不同,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很值得细细体会。凤凰大视野曾经做过5集的纪录片《回望梁启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在日本一待就是14年。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辛亥革命之后,他结束流亡生涯回国,此后一度担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之后,他和他的学生蔡锷,一起反袁。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历史的很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与他发生过关联。
我们熟悉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就是出自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华民族” 这个词,也是由他首次提出的。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02梁启超的子女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他这9个子女中,各个“龙跃凤鸣”,其中更出了三个院士,这非常罕见,亦堪称传奇。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最知名的莫过于梁思成,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比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让人既敬且佩,以后有机会再细写。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3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1948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思永)
他的小儿子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曾参与神舟五号飞天工程。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他的其它子女也纷纷成才,可能你也会好奇,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是巧合吗?是靠基因躺赢吗?看过梁启超的生平,读完一封封心意拳拳的家信,一切似乎清晰起来。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03 爱的教育

在没有打字机的年代,梁启超留下了1400万字,其中家信文字就逾百万。 其中有三百多封是写给女儿的。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家信中,第一个最大的感触是,这个父亲真的爱孩子,真的切身参与到了孩子的教育中。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作为一个从小读四书五经的人,他的思想却非常开阔,完全没有重男轻女,他的信中,常见“大宝贝”“我的宝贝”等称呼,常常向女儿表达他的情感,来了客人应酬,就写很想女儿,恨不得女儿就在旁边:
顷方在家晚饭,今夕当谢客早睡矣。吾每有游宴,辄念吾爱女,恨不与偕。
你们到温那天,正是十五,一路上看着新月初生直到圆时,谅来在船上不知唱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有次他喝醉酒了,一张纸写满了“我想我的思顺”“思顺回来看我”。他不把子女视作负担,不过分强调自己的付出,而处处表达出,子女对于他的意义
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吾每不适,则呼汝名
你虽是受父母特别的爱,但你的报答也算狠够了。对于我呢,你几十年来常常给我精神上无限的安慰喜悦,这几年来把几个弟弟妹妹交给你,省我多少操劳,最近更把家里经济基础由你们夫妇手确立,这样女孩儿,真是比别人家男孩还得力十倍。
你自己所尽的道德责任,也可以令你精神上常常得无限愉快了。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他还是个很幽默的父亲,在给大女儿思顺的信中提到,老白鼻(指他的五子梁思礼)天天说要到美国去,你们谁领他,我便贴四分邮票寄去。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思礼)
不是个报喜不报忧的父母,眼见种种恶现象,政治上的他向女儿倾诉自己:
日来耳闻目见皆陆沉之象,吾生平乐观主义竟不能自持,几欲委而去之矣。为苦乃不可状。执笔两小时乃不成一字,顷天将曙,兀兀枯坐而已。
子女来信少了,他没有训斥,而是坦率沟通,表达需求:
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你爹爹已经是上年纪的人,这几年来,国忧家难,重重叠叠,自己身体也不如前。
梁家子女各个才俊,和梁是一个很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对子女也有高要求,关联很大,他时常勉励子女“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对于他老师康有为,不管孩子的行为,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表示,非常不理解:“像南海先生(指康有为)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全不会管教儿女,弄成这样局面。”

他的教育,是建立在爱和沟通、尊重基础上的教育。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04 品格的教育


梁启超一生,遇挫无数,但他始终是个热情洋溢,积极乐观的人。如他自己所言:“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处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 在给子女的教育中,他也非常重视坚毅、乐观等品格教育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袁,袁世凯用贿赂用威胁,他都不为所动。九死一生,从北京逃至上海后,他写给大女儿思顺的信中说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 ,终日孜孜,而无劳倦,斯亦忧患之赐也。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

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
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
吾今舍安乐而就忧患,非徒对于国家自践责任,抑亦导汝曹脱险也。
之前我一直想写逆商,但写来写去,总觉得写不到点上
跟随梁启超的家信,回到那个世纪之交积贫积弱,救亡图存的年代,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挫折,而什么又是真正的乐观和坚毅。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何况你们并不算穷苦呢?拿你们(两个人)比你们的父母,已经舒服多少倍了,以后困苦日子,也许要比现在加多少倍,拿现在当作一种学校,慢慢磨练自己,真是最好不过的事。
他对子女的品格教育,不是空洞的,而是以身作则的,他的成长型思维,体现在他看待逆境的态度中:“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是真会打算盘哩”
是啊,很多坏事,换个角度看,也许就是好事,人的很多烦恼,放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也许就豁然开朗。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梁思成被车撞,差点丢了性命,耽误去美国留学,他说:

因不能赶大考也(现商通融办法),但迟一年亦无甚要紧耳。我现课彼在院中读《论语》《孟子》《资治通鉴》,利用这时候多读点中国书也狠好
当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死于乱军之中时,他写信给梁思成,要他开解林徽因鼓起勇气,发挥天才完成学问,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好孩子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句他引来劝慰林徽因的话,至今读来尤另人动容。
而梁林夫妇后来的作为,也和梁启超的教导鼓励息息相关。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林夫妇的长女取名“再冰”,纪念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在1927写给孩子们的信中,他那句“得做且做”,对于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深深受教呢:

总之,我是挨得苦的人,你们都深知道全国人都在黑暗和艰难的境遇中,我当然也该如此(只有应该比别人加倍,因为我们平常比别人舒服加倍),所以这些事我满不在意,总是老守着我那“得做且做”主义,不惟没有烦恼,而且常时兴会淋漓。
有一份光变发一份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05 身体和学习的平衡


1912年,他先行回国,而家眷因为大女儿在日本学业还没有完成,所以滞留日本,他虽然希望一家团聚,安顿生活,但又希望女儿完成学业。可是当他,听说女儿因为赶功课而生病,则反复强调身体的重要性
宁可延归期一两月耳。吾极不欲过劳汝,惟念归后难得良师,故欲汝受此完全教育耳。
功课迫则不妨减少,多停数日亦无伤。要之,吾儿万不可病,汝再病则吾之焦灼不可状矣,吾得汝全愈之报告,吾心乃释也。

汝病何如?若患神经衰弱,则功课必须减少,或更停课调养亦可,即受业时亦不宜务强记,至要,至要。
然以区区数月间,受他人两三年之学科,为道实至险,故吾每以为忧也。以后受学只求理解,无须强记,非徒摄生之道,即求学亦应尔尔也。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他对当年的思顺这样说,到了思成,也是这样。
姊姊来信说你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十分担心。但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饫,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
关于身体和学业的平衡,又岂不是当下我们做父母的功课呢。



06 专业和兴趣的平衡

梁启超重视学业内容的扩充,主张,专业之外多学常识,来滋养生命,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
我这两年来对于我的思成,不知何故常常像有异兆的感觉,怕他渐渐会走入孤峭冷僻一路去。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他发荣滋长最好。
虽然这段文字隔了百年,但是想像出一位父亲跟孩子推心置腹,循循善诱,还是觉得感动: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他的思想,在百年前就是已经思想领先于时代,甚至领先于当今很多人。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1927年,梁思成来信,问他有用无用之别,他是这样开解的: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
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
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奉献之意)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了。
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读到这里,我又反思,日常孩子学业中,不知不觉之中,会掉入知识的陷阱之中,而忽视了其它“无用”之学的大用之处。


07 顾问型父母

从他对于子女求学的态度、做学业选择的态度,以及日常跟子女沟通的点点滴滴,早在“顾问型父母”这个词出现之前,就已经切切实实示范了,如何做一个顾问型父母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处处可见度的拿捏
思忠冲动要回国从军,他一方面感动于孩子的勇气,也深知彼时国内的环境复杂,设法让孩子理解,拳拳父爱溢于纸上。
我对于他这种志气,不愿高压,所以只把事业上的利害慢慢和他解释,不知他听了如何?
这种教育方法,狠是困难,一面不可以打断他的勇气,一面又不可以听他走错了路(走错了本来没有什么要紧,聪明的人会回头另走,但修养工夫未够,也许便因挫折而堕落),所以我对于他还有好几年未得放心。
梁启超,很看好那时候国内根本还没有的生物学,他想让思庄在美国学生物学,回来开辟新天地,但是思庄学了一段时间后,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得知此事后,没有生气,反而写信劝慰她。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

你离开我狠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凡学问没有那样不是好,合自己式(和自己的意兴若相近者),便是最好。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们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思庄最终选择心爱的图书馆学专业,后来成了一代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他给子女的意见中,常常夹杂着这样的表达,提出建议和理由,但决定权仍交还给子女,看到这些字句,我一时都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个清朝人。
这是我一个人如此胡猜乱想,究竟容易办到与否,我不知那边情形,自然不能轻下判断,不过提出这个意见备你们参考罢了
倒是结婚后同居,彼此得个互助才方便,而且生活问题也比较的容易解决。所以,我颇想你们提前办理,但是否可行,全由你们自己定夺,我断不加丝毫干涉。
至于思永呢,情形有点不同。我还相当的主张他回来一年,为的是他要去山西考古。回来确有事业可做,他一个人跑回来便是要逃难也没有多大累赘。所以回来一趟也好,但回不回仍由他自决,我并没有绝对的主张。
孩子的教育、职业选择上,有很多他的影响,但他没有一意孤行,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最终梁家子女,也反过来特别能够听取父亲的建议。


08 写在最后


他是如此鲜活的一个人,很多观点即便放在当下,也丝毫没有年代的隔阂,成长型思维、终身学习、拥抱变化,这些品质都在他的文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人们,称他为几代人的心灵导师。
“当知古今天下无有无阻力之事,苟其畏阻力也,则勿如勿办,竟放弃其责任以与齐民伍。而不然者,则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种种艰大,皆为我练智练力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何畏焉?我何怨焉?我何馁焉?我愿无尽,我学无尽,我知无尽,我行无尽。”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他去世的时候,梁思成不过二十多岁,刚回国不久,初出茅庐。他的小儿子,他书信中提及颇多的“老白鼻”(老baby),也就是后来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才5岁。
孩子的成功,与他的教育有多少关联?
的确,梁思成后来的成就,离不开他自己的毅力和努力。梁思礼的成长,和梁的妻子含辛茹苦撑起整个家,供他留洋读有莫大关联。
但也不得不说,跟梁启超的教导、家风的遗存有关。

当下教育焦虑盛行,一切的一切越来越精细化。我们总生怕一个不留神,孩子就跑偏了。乃至于陪小孩做作业,只要不是坐在他旁边,哪怕只走到客厅去,都免不了担心。投入越来越多,但却似乎离安全感渐行渐远
也许,当我们被焦虑裹挟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想要教给孩子的,究竟是一时之计?还是一个孩子能坚守一生,奋发一生的内驱力呢?
而多年后,我们又是否能自豪的对孩子说一句:“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
梁启超,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故真有毅力者,惟怀久远之希望,而不计目前之成败,非不求成,知其成非在旦夕,故不求也。成且不求,而宁复有可败之道乎?
与君共勉。

展开 收起
8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小土大橙子

《婴幼儿睡眠全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巨蟹座理工女,爱思考擅总结。6年时间,一字一句写成了百万读者信任的博主。在大大的世界,小小的努力。和我一起,做有力量的父母

育儿领域作者

发文累计获赞2052,内容被1.3万人收藏

关注 打赏
作者其他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7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