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妖的年度阅读报告·历史人文·上篇

2019-03-01 11:44:00 59点赞 606收藏 57评论

全文共13311字,五张封面图,主观个人色彩浓郁,有大量部分涉及书中内容。

照例先来一段叨(pian)逼(jin)叨(bi)前言:

以前的我对于读书这事是兴趣不大的,虽然不至于看到书就头疼,但是也远远算不上爱智求真,甚至连文艺小青年都不敢号称。可是际遇就是这么奇妙,在娃出生以后我明显感受到强烈的紧迫和危机感,因为我发现娃每一天都不一样都在进步着,而自己已经原地踏步多年,那么很容易推导出娃很快就会从认知层面甩开我、会觉得老爸为什么这么Low,所以,我开始强迫自己上进学习,而最简单最易于入手的方式无疑是读书。

我给自己订了个目标,2018年要每周读一本书全年读五十本,并且每周写好笔记或心得,首先把阅读习惯培养起来,找到阅读节奏,不到时间紧迫完不成任务时尽量不选小说(因为我觉得一整年去读五十个故事太没有挑战),所以剩下来可选择的就只有历史人文、修身精进、拓宽眼界涨见识类的了,接下来我就以这三类为主题各自精选十本分上下篇作为阅读报告,按阅读难易程度和思想深度(并不严谨的个人意见)综合排序吧。

上一段提到每周我都写好了读书笔记的,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个人并不满意,觉得质量不高,有些是个人心得、有些是内容片段、有些直接提炼了全书结构,甚至有好几本属于凑数或者压根没有读完的。那么既然是年度报告,我就重新整理下,用“旁白”的形式把文章串联起来,使得看上去不会那么乱,尽量用讲故事的口语化形式来写,增加可读性,最好能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

1·《生活在宋朝》吴钩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首先说这本轻松款的吧,我以前对宋朝印象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再多点的就是刚正不阿的包拯、变法的王安石这些影视形象了,直白点说就是对于宋朝没有完整的印象和细节,但是这本书看下来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宋朝“积贫积弱”的印象,感觉非常现代,里面脑洞大开,我取其中三个细节跟大家分享分享:

一、宋人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这一方面体现在民间的娱乐节目可以尽情地拿当朝权贵开涮(例如权相史弥远就据说经常被滑稽戏演员们当作开涮的对象),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文臣可以批评高高在上的皇帝。

二、宋人到衙门打官司是不用下跪的。这一点真的是很颠覆,因为过去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古装影视作品里,但凡出现古人打官司诉讼的场面,草民们都是要在公堂之上给父母官大人下跪的,然而宋人却可免受其苦。

三、宋朝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城市管理制度。由于宋朝有着超高的城市化率,因此在拥挤的大都市中,也有拆迁的问题。然而宋朝的当政者却并没有野蛮拆迁,也不会对被拆迁户象征性的赔偿,而是实实在在的赔偿到位。另外,宋朝的城市中,几乎都有专业公职消防队的存在。这些确实是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地方。

2·《秦谜》李开元 著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是早几年听罗辑思维的节目放入购物车里的,(罗胖讲述的已经非常不错了,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罗辑思维No.114 秦始皇在隐瞒什么])读罢此书不由感慨写历史真的不容易,写哪个时间段是个问题、从哪个角度切入是个问题、体裁结构怎么布局是个问题、要专业又有艺术美感是个问题、具体怎么讲才有人看更是个问题。从根正苗红连篇累牍的文言文开始,各位学者发现阅读的人是越来越少,然后出现了剑桥中国史这样的脚注版,除了专业内的人外还是几乎无人问津,再又有万历十五年之类的承上启下版,一时间大历史观风靡,成功复活历史学,再然后出现了明朝那些事儿这种小说版,让无数不爱历史的人也参与了进来,各朝各代的小说版也开始络绎不绝,随后更简化的漫画中国史都出来了,感觉历史也搭上了碎片化的列车。

在这样各展所长激烈竞争的前提下,值得鼓励的是,本书又尝试了一种新的体裁结构,刑侦推理类历史叙述。

作者李开元,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后留学日本拿下东京大学文学博士,而后常年执教于日本的大学,可能受到东野等一批侦探小说家的影响,他写出了这本侦探历史,基于现有史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丰富的联想一环扣一环的破案,就像封面上所说,确实是一本比小说还好看的历史书。

本书围绕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破解了四大疑案,生父之谜是第一桩疑案,秦始皇究竟是赢异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假父和弟弟之谜是第二桩疑案,嫪毒和成蟜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表叔之谜是第三桩疑案,昌平君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先扶持赢政亲政,后来又起兵反秦称楚王?第四桩疑案是皇后以及后宫之谜,这就更蹊跷了,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但是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却渺无踪影,而且他的后宫也是毫无只字片语留下。

具体破案过程我无意一一详解剧透了,但本着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书中部分内容我表示疑惑也欢迎同好探讨,第一案中,只要论证吕不韦没有动机即可,毕竟吕不韦投资的是子异,而不是子异的儿子,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偷天换日并不划算,至于其他的证据反而多余,徒添婆婆妈妈啰嗦之感。

第二案中,嬴政即位五年了,其弟成蟜跑回娘家献百里之地是什么鬼?论证出是为了积累政治资本又是什么鬼?难道想着兄终弟及啊?还是说生存有压力要拿地买命?总之这件事我不得其解,在当时的环境下,削弱母国实力来获取自己在秦国的地位,这怎么算也是笔亏本买卖。关于嫪毐之乱就更难信服了,趁着嬴政在外的时候嫪毐在咸阳叛乱,他是靠着赵姬上位而赵姬是母凭子贵,逻辑上嫪毐确实没有对嬴政动手的理由,由此论证出嫪毐矛头并不是对着嬴政的,但不管矛头对着谁,在咸阳武装叛乱嬴政不可能坐视不理,那到底是赵姬还是嫪毐脑子秀逗了?事若反常必有蹊跷,只能说这事还缺少一个可信的解释。

第三案中,由“铜戈”引出的一系列推理十分精彩,并且旁征博引论述清晰有大家风范,合理的论证出昌平君乃楚人名曰熊启,在嬴政登基后的关键年头里举足轻重,最后秦楚大战时反水成最后一任楚王,可突然把他跟扶苏扯到一起又是什么鬼?陈胜起义打扶苏旗号难道因为这个他?个人认为这样按下的扣并不通顺。

第四案中,论述皇后和后宫势力的纠葛有些牵强,并没有前三案中那些精彩的推理,让人读来瞌睡连连,最重要的是之前的扣这里解释的并不好,就是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打的旗号,一个是楚将项燕一个是秦皇长子扶苏?按照罗胖的讲法就是,这就像孙中山起义反清却打出光绪旗号,简直不可理解,论证出的结论说因为扶苏是半个楚国人,那就按这个结论往下推导的话,扶苏半楚半秦,但他毕竟是秦国的王子,若是真的造反成功,到底是该还政于楚还是还政于秦?还有就是既然反秦复楚,按照昌平君是最后一任楚王的说法,直接打出项燕和昌平君的旗号不是更好?

虽然并不全部认同本书中的论证,但我很欣赏作者给出的思路以及尝试。在历史中有很多事实不明的时刻,教科书中的年份数字和事件太过冷冰冰,太多反常的无法理解的事件被板上钉钉,缺乏理解之同情,而各式脑洞大开和合理推演,给了大众一个新的求知窗口和方向,就像作者自己的结语说的那样:历史是永恒的谜,因为我们不能再回去;如果我不能给你提供最准确的史实,我将给你提供最合理的推测。

3·《品三国》易中天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溯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实丛生。

所谓“三国”,通常是指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共九十年这段历史。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三国”,在名目上多多少少是有些问题。因为曹丕称帝,是在公元220年;刘备称帝,是在公元221年;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2年。这个时候,魏、蜀、吴三国,才算是正儿八经地建立起来了。按理说,三国史,应该从这时开始,到同归于晋止,那才是名正言顺的“三国”。但是,纵览古今,几乎没有这么讲的。这么讲,曹操、关羽、周瑜,还有鲁肃等等,就都不能出场了。青梅煮酒、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败走麦城这些故事,也都讲不成了。实际上,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差不多都会从董卓之乱甚至更早一些说起,这其实才真正是历史的态度。因为曹刘孙这三大势力或三大集团,是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发展壮大起来的;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早在他们建国之前就已经基本形成。看历史必须历史地看,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

实际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面目和三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上记载的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历史有没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难。这就只能依靠历史上的记载,而且主要是“正史”。但即便是“正史”,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靠不住的时候。第二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比如《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戏”。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是一般民众心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如各种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也包括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因此,一部历史剧拍出来,总会有观众议论“像不像”的问题。其实,这些历史人物,谁都没有见过,却可以议论“像不像”,可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易中天教授的这本品三国,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讲稿重新改写整理而成。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还原”,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二是“比较”,就是看看这三种形象究竟有些什么不同。三是“分析”,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为什么会变成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以上文字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的成书意图,关于这个时期的各类人物典故我就不再赘述,以下文字我整理一下易老师想要表达的三家不同建国之路和为什么会同归于晋吧,也是最精彩给自己启发最大的部分。

先说曹魏,曹魏的建国之路,老师称之为“非和平演变”。因为曹魏的天下其实是用武力打下来的,因此不是“和平演变”。但是,这个政权的合法性,却又来自“禅让”,所以只好叫“非和平演变”。如果把政权这个“上层建筑”比做房子,把建立新政权比做“盖房子”,那么,曹操迎奉了天子,好比征得了土地;战胜了袁绍则好比取得了资质。但他最大的困难也就是他的资本,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是说,他不能把这块土地上的老房子拆了,另外盖一栋新的,相反,他还必须装出一副很维护这旧房子的样子。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曹操想出来的办法是“搞装修”。一点一点进行改造,最后再把别人的房子变成自己的。这种办法好是好,却有两个前提,就是“老房子”不能倒。哪怕里面烂透了,框架还得留着。东汉王朝这个“老房子”的框架是三根支柱,一个屋顶。支柱就是外戚、宦官、士族,屋顶就是大汉天子。曹操有了屋顶,但那支柱却倒了俩。外戚和宦官在董卓入京之前,就已经自相残杀,两败俱伤,再也扶不起来。如果剩下的一根也不要,房子就会塌。

这就是曹操的难题,也是士族的难题。曹操的难处在于,他不能拆房子,因此这根柱子不能倒;士族的难处则在于,柱子是用来支撑屋顶的,它也只能跟着屋顶走。曹操那里出身士族或追随士族的名士比别人多是因为曹操很清楚,没有这些人,他连“装修”都搞不成。士族和名士也很清楚,即便去了许都,也不等于投靠曹操;即便投靠曹操,也不等于死心塌地。也就是说,曹操、士族都在打同一个算盘:利用对方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曹操与士族就处于一种相互利用又相互警惕的关系之中。事实上,另有想法不在少数,其中至少有三种人值得一说。第一种是只认屋顶,不认装修工,也不让他搞装修,孔融就是。第二种是认屋顶也认装修工,还帮忙,但希望他装修成原样,再还给屋主,荀彧就是。第三种是你搞装修我也搞装修,表面上帮你搞,实际上自己搞。等到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再告诉你房子其实应该像我说的那样盖,陈群就是。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继位。没过多久,陈群就提出了“九品中正制”,说穿了就是由士族垄断做官权,然后在士族内部按照声望高低、门阀上下、势力大小来分配官位官职。这是曹丕的胜利,也是曹操的失败,要知道,为了建立一个非士族的政权,曹操不知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骂杀了多少人,最后逼得他只能用“搞装修”的办法来“换房子”。但是,等他把房子装修好,就要办“产权证”时,却发现他要换的“柱子”变成了“地基”,甚至变成了房子的主体结构。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是因为“士族障碍着曹操代汉做皇帝,与其说是为了拥汉,毋宁说是交换做官特权。”所以,曹丕成功代汉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将灭亡之时。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过是为士族的政权再次加冕。这就是曹魏灭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孙吴和蜀汉又如何?孙吴和蜀汉原本没有资格建国。孙权的父兄靠着武力抢了一块地盘,但那在理论上只是帝国大厦里面的一套公寓,孙权自己没有房产证的。刘备就更可怜,不要说房子,连房间都没有,只能借别人的住。他们能够自己盖房子,还得感谢曹操开了一个头,曹操的经验是:士族并不可怕,非士族也能夺取天下。因此,孙权和刘备采取了与曹操不同的建国路线和战略方针。

孙权用“本土化生存”。东吴政权的主体,原本是以周瑜为代表的淮泗将领,和以张昭为代表的流亡北士。这些人都是外来力量,党羽不多势力不大根基不牢,可以放心使用。但也正因为如此,孙权不能单靠他们来建国。他只能选择本土化,他毅然将一部分政权和一部分兵权,分别交给了顾雍和陆逊。在孙权那里做官的吴郡“四大家族”子弟,更是数以千计。这样一来,江东士族就和孙吴政权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孙吴政权的利益,就是江东士族的利益。即便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江东士族也要捍卫孙吴政权。这就是孙吴在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差,持续时间却最长的原因。但是孙权至死都不真正相信江东士族,淫威独擅用刑严峻,言路不通离心离德,更何况江东士族也斗不过北方士族,因此孙吴终于亡于晋。

蜀汉是“计划外单列”。按理说,刘备原本是没有资格建国的。他虽然有各种身份和头衔,但那都是空头支票,并不管用。刘备的成功,一半归于他自己的努力,另一半则要算他运气好。运气好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得到了文臣武将的辅佐;二是他的两个同族刘表和刘璋,武士谋士和自己都弱,或武士谋士虽强而不会用,结果被刘备夺了地盘,这完全是刘备的运气。蜀汉政权既然是这样建立起来的,那么,对于这个政权的发展,刘备心里恐怕并没有底。好在刘备聪明,他一直盯着曹操,然后反着来。曹操既然逆流而上,刘备就来个绕道而行,尽量避免与士族发生正面冲突。刘备入蜀以后的人事安排,董和、黄权、李严是刘璋的旧部,吴壹、费观是刘璋的姻亲,彭羕曾受刘璋的排斥,刘巴则为自己所忌恨,却都安排在显要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结果是“有志之士,无不竞功”。

诸葛亮治国,就更多可圈可点之处。诸葛亮执政后,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用人,结果政府里面没有贪官污吏,每个人都勤奋向上。他又非常注意选拔使用本土人才,结果益州人士都很佩服。诸葛亮确实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所以他的政府最像政府。在他的领导下,蜀汉也成为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好的国家。那么,蜀汉为什么又最先灭亡?

易老师概括了三个原因。第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依法,就不能依人;法治,就不是人治。这就和士族阶级的理想、理念相悖。士族要“依人”,是要搞“人治”的,而且是依家族之声望、门第,完全“无法无天”。第二,蜀汉不但是一个“非士族政权”,而且是一个“外来政权”,这就一定会与益州士族发生矛盾。这个时候,领导人再优秀、再鞠躬尽瘁,都是没有用的。第三,诸葛亮高估了他政治理想的号召力。他不知道,此刻的曹魏已非当年的曹魏,“兴复汉室”也早就成为过时的口号。因为对于士族地主阶级来说,实行了“九品中正制”的曹魏比东汉还好,他们为什么还要“兴复汉室”?反倒是坚持汉代制度的蜀汉,完全没有了吸引力。因此,益州士族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等待曹魏来“解放”他们。

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因此,他们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有冲突,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阶级政权。至此,三国的历史结束,全国进入士族阶级的时代。

4·《饥饿的盛世》张宏杰 著

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看完易教授的三国时代阶级斗争,接下来两本都是张宏杰先生的书,张宏杰先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历史作者,他一边在某银行工作,一边研究历史写写书,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追求的生活状态了吧,此处毫不掩饰的羡慕一波!话说回来,在他的书里,他能很轻松的把历史写的鲜活起来,用柴静的话来说就是他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些智慧和权谋,还有残暴与血腥,他的笔触虽然很冷静但有血有肉,把专制制度刻画的剥皮见骨。

这两本书也是我通过罗辑思维接触到的([罗辑思维No.38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按照罗胖的思路是以小见大,这一本是写乾隆皇帝弘历的,但其中的一位配角刻画的却非常棒,从侧面可以客观真实的看看历史上的那位十全天子,那么我就把这个配角的故事拿出来讲讲看。

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大学士张英之子,下面看简单看看这位大咖恐怖的晋升之旅:29岁中进士被点为翰林,33岁与康熙面谈,遂“奉旨侍值南书房”,45岁升为“副部级”礼部侍郎,到了雍正朝,更是被数次升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吏两部,户部管钱,吏部管官,权倾朝野。

雍正与他君臣相得十三年,感情甚好,有一回他生病,雍正对近侍说:“我连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惊问其故,雍正答曰:“大学士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这不就是我臂痛吗?”传为一时佳话。为了表示欣赏与不舍,雍正特立遗嘱:在其身后“配享太庙”。这可是一项超级政治荣誉,清朝二百余年,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汉人。

他确实有过人之处。首先,文思敏捷非常人能及,一般人不要说理解别人的话中意思了,就是把自己说的话落到纸上的时候,可能都词不达意,表达不准,而皇帝“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意思是,雍正每天十数次口述圣意,不过片刻,他即可拟就,且从未出错,由此可见一斑。其次,办事勤勉毫不惜心力,他为官几十年,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朝臣待漏五更寒”,晚上退朝后还要点双烛治事,即便就寝,还在枕头上思索所拟之文,或觉不妥,立即披衣起身改正,他心思缜密,记忆力超群,上至部院大臣封疆大吏,下至司员府县甚至胥吏,姓名籍贯出身经历都记得丝毫不差,简直就是“移动的度娘”。再次,以退为进以无求为求,以无私营私,处处事事都从皇帝角度出发,从不露骨主动地牟利,朝廷上下公认他淡泊宁静气质和平。雍正十一年其子高中一甲三名探花,他“惊惧失措”,立见皇帝“免冠叩首”,说自家世受皇恩,请求降低其子名次,“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当然,越是这样皇帝越不会让他吃亏,多次赐银,动辄上万,对他的亲人子弟仕进也多有照顾。最后,善于总结且不唯利好名,他对历代大臣得祸之由深有研究,认为高级大臣最忌讳的有如下几点:第一性格刚直、第二做事原则、第三权势太大、第四与主争名,因此他不做政治家,只做执行人,襄赞雍正十三年,每个重大决策他都参与,但《清史稿》中提及他的功绩仅三处。

进入乾隆时代后,他上朝时,皇帝从来不忘派人搀扶,乾隆二年,特封三等伯爵,开了有清一代文臣封伯的先例,虽然把臣术练到如此炉火纯青,他还是感到了寒意。乾隆十年,起用三十多岁的讷亲,初获任用就位列张廷玉之前。乾隆十一年,皇帝宣布:“今年逾古稀未免过劳…不必向早入朝”,实际上是不再让他参与核心机密,于是他开始考虑“平安降落”了。乾隆十三年新年宴会,趁着皇帝情绪不错,提出“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他有理由认为,皇帝会批准这个请求,然而,皇帝拒绝了他。乾隆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提出退休的要求,“卿受两朝厚恩,逢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就是说,你死后享受配享太庙和皇帝一起吃冷猪肉的超级荣誉,生前怎么能贪图逸乐呢?素来缜密的张廷玉早已有所准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况且宋明两朝也有先例,比如明太祖就允许刘基回了老家。这些话,让皇帝很不痛快,好辩的乾隆开始回怼:“刘基并非主动求退而是罢斥回乡,为人臣者当如诸葛亮效忠一生”,张廷玉思维敏捷,立刻说道:“诸葛亮遇到了战争时代那是不得已,自己幸遇太平明主,希望能享林下之乐”,乾隆辩兴一起,犀利辩驳说,真正忠君之臣,不论境遇都会一心不变。张廷玉听出了乾隆的弦外之音,这分明是说自己不够忠臣啊?皇帝出言之重,让他不敢再接话茬,于是“呜咽不能自胜”。张廷玉心惊胆战,只好打点精神,继续到朝中打卡上班。

乾隆十三年,皇帝的原配孝贤皇后死了,政治风格由宽转严,因为小事,他挨了两个处分,这两次处分对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做了四十多年官,从未犯错的他来说,精神打击分外沉重,他日夜提心吊胆,健康骤减老态更增,牙齿都快掉光了,满脸老年斑,皇帝看在眼里,不免感叹岁月无情。乾隆十四年底,在一次君臣谈话中,皇帝关心的问起他的身体情况,他详细陈说衰疲之状,再次提起退休,乾隆说,我再想想,你先退下吧。

第二天,皇帝破例改变了之前的决定,给了他一道典型的乾隆风格谕旨,意思说张爱卿功劳是有的,虽说岁数大了,但是我真的舍不得你,你自己决定吧。你要是下定决心了就走,你要是改主意了就别走。其实乾隆是想演一出戏——你功劳很大,但是你老了,可我又想照顾你,怎么办呢?这个决定只好给你自己来做,最好你上表说你舍不得我这样的明君,那我就可以再下道谕旨说算了,你还是回老家吧,这样又能传为一时佳话。

但万万没想到,张廷玉以为这是默认,他上表谢恩说开春就走,乾隆拿到这份奏折一看,表现出了难得的宽容和善意,老头老了,我就好人做到底吧,并且充满期待的说:“朕五十正寿,大学士亦将九十,轻舟北来,扶鸠入觐”,约定君臣重新见面叙旧,截至此时,张廷玉的一生可谓辉煌,享荣华,稳降落,死后名垂千古。

可惜,人生就是那么难以捉摸,后世的曾文正公曰:“立不世功勋而终保令名者,千古唯郭汾阳一人而已”。郭汾阳就是郭子仪,那为什么没说张廷玉呢?因为他犯老糊涂了,张廷玉回到家之后,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人走茶凉,政敌要是天天说我坏话,万一“配享太庙”的荣誉没了怎么办?这最后的哀荣可不能丢,能不能要一份保证书呢?翻来覆去想了好几天,“请一辞以为券”,口头的也行。乾隆十分诧异和不快,自己从没表示过这个意思,这不是明摆着不相信自己吗?不过,送佛送到西,再开一次恩吧,皇帝发布了恩准张廷玉配享的诏书。这手昏招出来,皇帝没介意已是万幸,紧接着张廷玉又出一手昏招。按照当时的君臣礼节,皇帝赏赐臣子东西或者应允事情后,臣子第二天要到宫门前叩头谢恩,可他觉得,昨天折腾一天,花费了积攒几十天的精神,也得到想要的结果,就让儿子进宫代为谢恩吧。皇帝这下可就暴怒了,你张廷玉一生恪守君臣之礼,今天你居然都不来谢恩!然后就让军机大臣给他下旨,令“明白回奏”是怎么回事!军机大臣里有个汪由敦,此人是张廷玉的弟子,他赶紧写了张小纸条送去提醒老师小心,可张廷玉真的是老糊涂了——第二天天不亮就跑到宫门前去请罪。要知道,这时候皇帝的谕旨还没到张家呢,此举明白地告诉皇帝,有人在向他传递了消息,这让乾隆怎么想?谢恩的时候你说有病来不了,一听说我发火了,就立即跑来请罪,还有人给你通风报信,搞“潜伏”是吧?乾隆下了道谕旨把他一通大骂,最后的处理意见是,我老爹说要让你配享太庙,这我不管不着了,但是你的伯爵是我封的,这东西你得给我留下!于是他硬生生地把伯爵这份不世出的恩宠丢掉了,张廷玉一生脸面,付之东流。

乾隆十五年,收拾打点完后,又出事了。乾隆皇帝的长子永璜死了,而张廷玉是他的老师,按照情分,葬礼是不能不参加的,初祭刚完,他又上表急着要走。沉浸于丧子之痛中的乾隆,面对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老东西,又是一阵勃然大怒,不过皇帝的手段很高明,他下了一道谕旨,问张廷玉:“你自己说!你配不配配享太庙的荣誉?!”这让张廷玉怎么说?他只好说自己不配,皇帝就顺水推舟,说既然你说不配,那就不给了,所以当张廷玉回到老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当地的地方官都避嫌,只有他的几个侄子把他接回了老宅,他“吱呀呀”推开大门,然后默坐半晌,从此就病了。

然而,噩运还没有结束,因为乾隆心里那口恶气根本就没出,他的亲家朱荃“匿丧赶考”,乾隆又一次想起了张廷玉,给他下了一道谕旨:张廷玉你和这样的小人结为姻亲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回奏”。连与人结亲家都成了罪过,乾隆对张廷玉的嫌怨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决定,收回三代皇帝赏赐的所有东西,什么字画、小扇子等,统统追缴回来,乾隆派内务府大臣德保去追夺这些东西。德保在临行前,乾隆密授机宜,所以德保到当地要了两百兵丁,直接就把张廷玉的家给抄了。乾隆嘱咐了两件事,第一,他有没有贪财,几十年权倾朝野,不信他没大财。第二,看看他回家之后干了什么,他参与了核心机密多年,有没有片纸只字诽谤朝廷,在乾隆朝诽谤朝廷那就是杀头的大祸,说白了,这次乾隆皇帝已经动了杀机。不得不佩服张廷玉老人家的功夫,居然什么把柄都没被拿到,但是后来乾隆不承认这件事,解释说没让德保抄家,是德保自己理解有偏差。但是皇帝心里清楚,这事他还得收尾,他又下了一道旨把张廷玉痛骂一通,说念在三朝老臣的分儿上,不跟你一般见识,让你自生自灭免予处分。

这道诏旨下了之后,张廷玉的难关才算是彻底结束,经过这场问罪,虽逃过一死,但既经抄家,也就名誉扫地了,乾隆二十年,苟活了五年后,张廷玉死了。但,乾隆皇帝来劲了。说你还是不错的,我还是很想念你的,我这人特别宅心仁厚,赐你个谥号吧:“文和”,也仍然给他配享太庙,乾隆一套八卦拳打完,自觉仁至义尽。

以上情节参考本书第四章《权臣的结局》以及[罗辑思维No.38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感觉快要写成罗胖专场了哈哈。张廷玉的故事说完了,乾隆皇帝坏吗?乾隆皇帝才不坏,他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巩固加强皇权,你以为他这是猫逗老鼠逗着玩?不。他作为一个皇帝,要当家做主。要知道,一个皇帝最大的敌人是官僚集团,他是孤家寡人,臣子都是职业经理人,所以他最怕的就是大臣结党。所有的汉人都攀缘张廷玉,即使他没有结党的心思,也不能排除其他人,要借这个意思跟他玩博弈,所以啊,卿不死孤不安呐!你不臭掉,这个位子怎么能坐得安稳呢?所以实际上从乾隆上台那一天起,张廷玉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

这样的乾隆,这样的盛世,你,看过瘾了吗?

5·《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一共讲了七个人的故事,分别是大明创始人朱元璋、篡位者朱棣、大清官海瑞、大太监魏忠贤、造反者张献忠、叛臣吴三桂、忠臣郑成功。还是张宏杰先生擅长的从小脉络小细节见大趋势大框架,而罗胖从这七个人当中选择的是魏忠贤([罗辑思维No.06 魏忠贤道德下的蛋]),那个荒谬绝伦的九千岁。

河北沧州肃宁历来是个出太监的地方,可魏四也仍然算是个特殊的例子,他是在已经娶妻生女的22岁盛年,毅然决定自阉的。他是有老婆孩子的,只是老婆跑了,年仅五岁的女儿被卖做童养媳,被整个村子里的人瞧不起,由于贫穷没上过一天学,家底太薄也没资本发家,更何况他知道自己吃不了那个苦,而在户籍管理异常严格的大明,外出闯荡也毫无可能,在一次输光了底裤之后,阵阵逼债声中,他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样黯淡。与其饿一辈子肚子,不如进宫当太监呢!就当成一次终极赌博吧,本钱不过是胯下二两肉,只要能打个平手,起码也衣食不愁,如果熬上几年能混出个模样,说不定县太爷还会亲自接见呢?!

赌徒魏四用极短的时间就做出了决定,然而要实施这个决定却不太容易,第一净身是要手术费的,手术和善后等费用最少也得二十两银子,他拿不出来。第二是净身手术死亡率很高,因为在当时一无麻醉二无消毒,特别是成年人的净身手术,死亡率更高。第三是最麻烦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净了身也不一定能当上太监。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无路可走的人了,如果净身之后又没进得了宫,就只能沦为乞讨者或者小偷了。

面对这样险恶的前途,在成功率不足一半的前提下,魏四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他首先说动了家里,毕竟只要成功,一家人从此脱离苦海,失败了最多也就是少一个浪荡败家子。最后家里七婶八姨东拼西凑,把能卖的都卖了,连那个早以分家另过的大哥,都把家里唯一的驴卖了,来资助他这次悲壮的冒险。兜里揣着二十几两银子的魏四,进京找到一家私人净身师净了身,当他躺上了那扇专为净身用的门板,被人用麻绳紧紧缚住手脚时,他心里也许会掠过一丝悲凉,甚至泛起一丝悔意?更多的应该是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蓦然而起的愤怒和悲怨吧,这种怨恨,在净身师手起刀落的那一刻,化为了浓稠的液体,从那时起永远积存在他的心底。

下面插了一根大麦秆,魏四叉着腿在炕上躺了一个月,为了减少小便,净身师成天给他喝臭大麻水好方便拉稀,而且是直接拉在身下炕上的稻草里,整个屋子里恶臭难闻。但他的运气还不错,伤口没有感染顺利度过了危险期,可是进宫的消息却越来越渺茫,魏家的房子已经卖了,一家人全都住进了村边的土地庙,事已至此他的冒险已经成了全家的投资,眼看着要半途而废,那个分家另过的大哥狠了狠心,把仅有的三亩薄田也卖了换成钱送来,宫里的人收了钱之后给出了消息,让他到寺庙里安身一边等待机会。这一等啊就是四个月,几乎每天他都做噩梦,秋去冬来他连一身御寒的衣服也没有,整天窝在偏房里不敢出去,原来的梦想的那些鲜衣怒马再也不想了,现在满心都是后悔,原来吃不饱饭毕竟还算个正经人,可现在人不人鬼不鬼啊。万历十七年腊月十四,魏四终于赶上了那年最后一次挑选,虽然他已经22岁了,但他长得魁梧身手灵便,成为那一拨几十个人里唯一的入选者,进宫去倒马桶。消息传出来后,全家人烧香念佛。

像所有眉飞色舞唾沫星乱飞的故事一样,进宫当太监就能发财致富也只是个传说,数万名跟魏四一样的太监,最多也就是衣食不愁而已,而魏四历经磨难进了宫也没能发愤图强,除了干完工作之外,其余时间依然赌博喝酒,从此他湮没在底层太监之中。魏四在宫里性格开朗爽快,重感情还有点没心没肺,对人也没多少戒心,和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逗人开心,所以在小范围里他非常受欢迎。他的发迹在于他的对象客氏,在宫里他们这种叫“对食关系”,也就是宫里的太监宫女互相扶持,衍生出的一种“类婚姻”关系,而这个客氏,却是皇长孙的奶妈。明宫的规矩,后妃是不亲自抚养孩子的,小皇孙刚懂事,就喜欢跟在魏四屁股后头玩,皇子就是在这些奶妈太监的照顾下长大,这些人全都来自社会底层,在这些人中长大的小皇孙,更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对直系亲属和朝中大臣根本谈不上感情,对他来说最亲密的“父母”,一个是奶他长大的奶妈客氏,一个是陪他玩耍嬉戏的魏四。

万历皇帝不喜欢皇长子太子朱常洛,总想以自己喜欢的第三子取而代之。由于皇帝的厌恶,太子朱常洛其实在宫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太子的儿子就更显得无足轻重了,况且那个时候小孩夭折率挺高,谁能保证小孩子能顺利长大成人呢?然而魏四的与众不同在此开始体现,他可不管世事无常和别人的看法,他对主子是感激涕零的,有一种狗一般的忠诚与依恋,只要是他的主子,他就无条件地忠心耿耿。有一次小皇孙落水,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并不会游泳,就这么纵身下水,还几乎撘进了自己的老命。就这样无处不在且不要命的忠诚,这孩子后来也就成了他的命根子。

历史就是这么云谲波诡,万历四十八年皇帝驾崩,魏四已经52岁了,太子朱常洛登基,魏四伺候的小皇孙成了准太子,身边的大小仆役都兴高采烈气焰顿长,他因为与准太子关系最亲密而备受尊重。

然而好运来了真是刹都刹不住,谁也没有想到,朱常洛登基才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转眼间,昨天还在后头淌着鼻涕四处跑的小皇孙,今天却坐上了皇位。本以为这辈子的造化到此为止了,没想到更大的幸运不由分说的砸了过来,刚登基的小皇孙天启帝对政治十分厌恶,他急需有人来替他处理这些“麻烦”,因为奶妈的关系,同时又是最信任最亲密的玩伴,魏四阴差阳错的居然成了秉笔太监,替皇帝批复奏折。一字不识的魏四哪里会处理国家大事,当朝中大臣的弹劾铺天盖地而来时,魏四只能到天启帝跟前哭诉,然而天启帝只识老奴忠心耿耿,不识大臣为国为民,痛斥了一大批上诉的官员,从此魏四摇身一变成了魏忠贤,一步一步走上了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之路,甚至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再多说,九千岁魏忠贤荒谬吗?当东林党一次次攻击无果后,魏忠贤才会一步步变本加厉,当无数人削尖脑袋阿谀奉承之后,魏忠贤才会号称九千岁大造生祠,他只是不识字、不懂事,别人怎么攻击他他就怎么睚眦必报,别人怎么孝敬他他就怎么照单全收。正是因为极端的苦难和压抑,专制制度下僵硬的社会和泯灭的人性,才造就出这样变态奇葩的产物。我觉得他并不荒谬,他仅仅是可怜。

掩卷长叹,心中生发出很多同情的声音,陈寅恪先生说读史要有“了解之同情”,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想事情,试图穿越到历史人物当时的环境,重新打量他当时的格局,然后给他一个人性善恶的正常幅度,重新理解那一段历史事实。如果某一段历史告诉你,有个人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整个某段历史的所有乱象,成因都归结于这一个人的坏,对不起,这段历史你肯定没读懂。

展开 收起

《中国通史》(烫金珍藏版、全2册)

《中国通史》(烫金珍藏版、全2册)

12.7元起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11.7元起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套装共9册)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套装共9册)

223元起

《世界文明5000年》

《世界文明5000年》

9.3元起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35元起

《显微镜下的大明》

《显微镜下的大明》

19.9元起

《人类酷刑简史·揭秘文明面具下的恐怖人性》

《人类酷刑简史·揭秘文明面具下的恐怖人性》

13.5元起

《汗青堂丛书132:基督教史》(精装)

《汗青堂丛书132:基督教史》(精装)

109元起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 南北归一(全三册)渤海小吏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 南北归一(全三册)渤海小吏

109元起

后浪出版公司 《中国的奋斗1600-2000》

后浪出版公司 《中国的奋斗1600-2000》

96.6元起

《古代女子图鉴》

《古代女子图鉴》

12.56元起

《历史的游荡者》(精装)

《历史的游荡者》(精装)

64.4元起

中国通史 全新精校典藏本(全2册) 中国通史 吕思勉 文轩正版图书

中国通史 全新精校典藏本(全2册) 中国通史 吕思勉 文轩正版图书

32.8元起

《大唐变局》

《大唐变局》

10.8元起

《三国史话》(吕思勉 著)

《三国史话》(吕思勉 著)

7.37元起

《汗青堂丛书103·魏晋南北朝》(精装)

《汗青堂丛书103·魏晋南北朝》(精装)

32.5元起
57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60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