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AMD ZEN2 处理器一起发售的 RADEON RX 5700 系列显卡上市至今已有两个月,率先上市的公版显卡无论是 RX 5700 XT 还是 RX 5700 在性价比方面都有不错的评价,然而使用单离心风扇加均热板设计的公版散热器除了信仰跟长得帅以外无论是散热效能还是噪音表现都不太完美,玩家面对公版简直又爱又恨,同时也对非公版 RX 5700 系列充满了期待。
手上这块讯景 RX 5700 8GB 黑狼版就是目前首批上市的非公版 RX 5700 显卡之一,也是目前售价较低的一款非公版 RX 5700 显卡。
下单参加满1000元减100元活动,晒单再送100元京东E卡,相当于2489元到手。
配件包含说明书,驱动光盘以及一份提示用户到 AMD 官网下载最新版驱动的提示。
竟然还提供了大 4 pin 转显卡供电转接线,对老电源用户比较关照,不过现在大功率电源已经平民化,舍得买新显卡的用户应该也不会省电源的钱。
显卡本体在盒子的最下面一层,PCI-E 金手指和 I/O 接口全部有套子保护,显卡散热器整流罩和风扇中心以及背板部分全部贴有保护膜。
将护套和保护膜全卸干净,看着这显卡散热器的正面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只猫头鹰的画面,强烈怀疑讯景的设计师是从猫头鹰身上获得了灵感。
金属背板覆盖了整张 PCB,而且顶部和尾部还一直延伸到显卡侧面形成一个小包围。
显卡风扇使用两枚对称的 100mm 11 扇叶风扇,值得一提的是,显卡风扇不带任何灯光,同时也不支持拆卸,而可拆风扇的设计估计会留给黑狼进化版吧。
显卡输出接口提供了三个 DP 1.4 以及一个 HDMI,与公版一致。显卡厚度达到了 2.5 槽,这在 2000~3000 元价位的显卡里面并不常见。
显卡外侧有一个“XFX”LOGO LED,通电后亮白光,比较低调,下面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金属背板将部分散热鳍片包裹起来。
RX 5700 比 RX 5700 XT 设计功耗低 40W,但外部供电与 RX 5700 XT 同样使用 8+6 pin 设计。
整流罩与背板将显卡尾部也包围起来。
面对主板方向的一侧倒是可见外露的散热鳍片,应该是考虑到这一面在装机之后不会被用户看到所以就直接露出来了。
显卡外观上的介绍到此结束。紧接上机测试。
主机配置为 Intel i7-9700K + Z370 平台,具体配置可见下图鲁大师截图,顺便跑了一下测试,鲁大师显卡得分 27 万。
手上这块讯景 RX 5700 8GB 黑狼版 GPU Boost 频率略高于公版 RX 5700,其它方面与公版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显卡风扇有低温自动停转功能,风扇的启停临界点实测在 50℃ 左右,但目前最新版的 GPU-Z 在风扇停转的情况下依然有显示风扇转速这个Bug。
RX 5700 系列显卡率先支持 PCI-E 4.0,但需要搭配 AMD X570芯片组主板,而在 Intel Z370芯片组主板上最高只支持 PCI-E x16 3.0,但对于单卡 RX 5700 而言,PCI-E x16 3.0 的带宽并不会造成性能瓶颈。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实测 10211 分,显卡得分 11010。
Time Spy 得分 7861,显卡得分 7839。
VRMARK Orange Room 得分 12086,评价为“非常好”。
游戏体验首先测试了《CS:GO》。
测试显示器来自优派 VX2780-2K-PRO,采用 2560*1440 分辨率并支持 165Hz 刷新率,《CS:GO》与后面的测试都在 2K 分辨率下进行,《CS:GO》直接选择最高画质,游戏全程帧数都在 240 FPS 以上,对于这个配置来说是毫无压力。
“吃鸡”测试同样选择最高画质。
相比《CS:GO》,“吃鸡”更吃配置,但全程最低也没有低于 80 FPS,加上实战中基本不会选择最高画质,降低特效之后帧数可以再往上走。
接下来体验一把《Apex 英雄》,最高画质默认打开 TSAA 抗锯齿,各向异性过滤 16X。
野外的帧数在 100~110 FPS 左右,进入室内帧数更高,最高可到 140 左右,画面流畅,降低一部分特效可跑满高刷新显示器。
《彩虹六号:围攻》同样使用最高画质并直接调用游戏中的 Benchmark 进行测试。
平均帧数已经达到 2K 分辨率下高刷新显示器的要求。
《古墓丽影:暗影》同样使用游戏内建的 Benchmark 程序并分别测试了三档画质下的帧数。
最高画质平均帧数 70 FPS,高画质平均帧数 82 FPS,中画质平均帧数 86 FPS,不同预设画质下的帧数变化并不是很大,个人建议选择最高画质并打开垂直同步让帧数稳定在 60 FPS 就好了。
《孤岛惊魂5》同样内建 Benchmark 程序,这次同样测试了三档不同画质。
最高画质平均帧数 88 FPS,高画质平均帧数 94 FPS,中画质平均帧数 101 FPS,三档预设画质最低帧都不低于 60 FPS,而不同预设画质下的帧数变化幅度跟《古墓丽影:暗影》相似,对于这种不太需要高刷新率的游戏而言,我同样建议选择最高画质并打开垂直同步即可。
接下来体验一下微软在 2018 E3 大展上公布的《极限竞速:地平线4》。
使用游戏内建的 Benchmark,超高/高/中三档画质下平均帧数分别达到 111/138/145,运行均非常流畅。
楼主电脑上的游戏数量有限,测试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里不妨看看本配置在游戏加加的游戏跑分里面成绩如何,这个游戏跑分测试会根据用户电脑当前的分辨率和配置模拟运行测试游戏的效果,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帧数,但结合前面的游戏实测,这个也可作为一个参考吧。
截至发文之前,游戏加加跑分程序可供测试的游戏有四十款,基本是按照游戏的热度进行排序,每个测试大概耗时一分钟,楼主这都跑了一遍,全部达到舒适或以上级别。
最后回过头来看看温度和散热。开篇的时候就提到过,公版由于散热的问题让人又爱又恨,而非公版就大多会在散热器上做文章,讯景 RX 5700 8GB 黑狼版使用完全不同于公版的散热设计,四条热管加上几乎覆盖整张 PCB 的散热鳍片,甚至不惜牺牲显卡的厚度来增加散热鳍片的换热面积,从以上几点看来这款显卡的确在散热设计上下了功夫,而这样的设计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请继续往下看。
使用 FurMark 烤机十分钟,在室温 22℃ 并打开机箱侧板的前提下,显卡 GPU Temperature 52℃,GPU Temperature (Hot Spot) 69℃,风扇转速比较保守,1800 RPM 不到。
噪音方面,使用噪音测试仪距离显卡 20cm 的位置进行采样。其中环境本底噪音为 38.8 分贝。
进入“吃鸡”五分钟后,噪音为 42.2 分贝。
显卡满载的情况下噪音为 45.7 分贝,这在主机离用户至少一米的情况下已经可以被环境噪音掩盖,对比公版的满载噪音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了。
讯景 RX 5700 8GB 黑狼版在性能上可满足主流游戏在 2K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温度和噪音控制可圈可点,而比较遗憾的散热器在追求效能的情况下牺牲了显卡的高度和厚度,以至于部分紧凑型机箱在使用这款显卡的情况下空间会变得较为紧张,不过对于大机箱用户而言,这点遗憾就无足轻重了。以上就是楼主对讯景 RX 5700 8GB 黑狼版的一些体验分享,文章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打赏点赞收藏讨论,再会。
价格比5700xt便宜,性能还是有差距,超一下应该能有提升吧
好的谢谢你🙏
照片拍得真漂亮,支持一下~[高兴]
可惜了,这机箱不单卖,颜值很高[观察]
都是2k分辨率,游戏加加这个标准我也不太了解,第一次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