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得闲,再发一文好好说说我心目中的良心国货——蜂花。
朴实无华的大瓶外观,多年不变的经典色系,我们经常会在超市看到蜂花的产品,大到连锁商超,小到路边杂铺,它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国民级别的。
深扒蜂花背后的那些年
谈起蜂花,消费者潜在意识中,蜂花护发素好用是根深蒂固的。便宜又大碗的良心设定谁能不爱?本该凭此大杀四方的蜂花,却始终名声不显,甚至很难成为大众的谈资。
当人们津津乐道地细数熟知的个护美妆品牌时,我们的良心国货蜂花出现概率实在是低的可怜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借此深扒一下蜂花的那些年,恐怕大家心里就有清晰的认识了。
发展历史
其实蜂花最辉煌的时期并不是现在,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把所有化妆品统称为“雪花膏”的年代,大家提到护发素,唯一能想到的牌子就只有蜂花。
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
当时的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品公司和上海县马桥公社俞塘大队合资组建了上海华银洗涤剂厂,也就是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前身。
它是以以生产“蜂花”牌洗发水和护发素产品为主,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液体洗发水和护发素生产的企业。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刚好碰上了改革开放初期,蜂花的出现可以说是让国内低靡的日用品消费市场出现了一缕曙光。
那时候在大家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护发的概念,洗发也仅仅是为了保持卫生而已。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
再加上当时上海人民也有一定的消费水平,蜂花的产品风靡一时,一瓶难求。
也改变了长久来国人生活向品质方向的转变。
到了90年代初,两三块钱一瓶的蜂花销售达到顶峰,誉满天下,年销售额突破5亿。
据国际知名研究公司AC尼尔森调查,当时的蜂花品牌在国内知晓率达36.6%,在中国国产同类品牌中位居第一。
随着经济发展,蜂花也面临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
从1994年开始,蜂花面临社会转型,经济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再加上大卖场的兴起,洋品牌的夹击,让蜂花的销售额大跌,年亏损高达几百万,亏到企业零资产。
蜂花在19世纪末,曾一度被广大消费者淡忘,绝多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品牌。
而从1995年开始,“蜂花”产品的市场出现萎缩,连续5年销量下降。
1998—1999年连续两年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在艰难挣扎几年后,蜂花通过不断地突破创新,营收才逐步恢复,重新站稳脚跟,但是已经是21世纪了。
经历重创后的蜂花没有萎靡不振,而是推出了本草系列、精油系列、无硅油系列等丰富的产品线,不断推陈出新。
还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上海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上海驰名商标”等国家级、部市级奖项。
从2011年到现在,持续保持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销售增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深扒蜂花背后的那些事
想要屹立不倒,必有惊世奇招!
低到可怕的价格
作为国民级别的国货品牌,蜂花的价格低廉一直是大杀市场四方的利器,在过往的本土品牌崛起史上,因为低价策略发展起来的企业数不胜数,蜂花也算是其中一员。
蜂花的拳头产品营养护发素黄瓶、蓝瓶、红瓶,也就只要20块。而市场上同类护发素最低标价基本均在40块之上。这样的低价能买到老品牌,溢价值完全超出了市场想象。

15.57元起
去购买
蜂花中档品种平均每百毫升2块,传统低档品种平均每百毫升不超过1.5块,产品平均毛利率15%,与毛利率至少40%的国外品牌相比,身价低60%多。
而且“价廉”又使得蜂花品牌免受假冒伪劣侵害,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
因为山寨厂家仿冒外资品牌,通常看中的是中高档产品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它们看不上或者不屑于靠大规模生产支撑下才可能创造的薄利。
质量过硬
价廉不等于廉价。
早在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前,“蜂花”的许多基础原材料就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标准,还成为国内护发素行业标准的起草人。
蜂花从1998年开始就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使用的材料也达到了国内甚至是国际质量标准,在1993年、1994年、2001年和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
消费群体稳定且粘度高
蜂花护发素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中老年人,这类消费者的影响力其实并不算大,但是购买力十分稳定,让蜂花产品在城市市场占有一定的产品份额与竞争力,同时在农村市场十分畅销。
正是由于众多日化类外资品牌对中低档市场重视程度不够,“价廉”的蜂花,与其他品牌形成错位竞争,牢牢吸引大量农村和城市平民消费群体,成为日用品市场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员。
土到极致是时尚?
在国际化成为趋势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各类产品品牌,几乎无不用尽全力追逐时尚化,国际化,惟恐因为不洋气而被市场鄙视。
但蜂花却顽固地反其道而行,拳头产品护发素沿用几十年不变的圆筒状的瓶装,蜂花的英文译名为硬生生的“蜜蜂+花“(“bee&flower”)。
蜂花的“土掉渣”是其强化最原始包装的蜂花护发素给市场印象,强化大家公认的老牌国货的市场认知,强化实在的价格、不错的功效。
包装土、广告土……蜂花的这种看似土到极致的差异化营销,其真正目的在于击中“让消费者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好的产品”的痛点。
加上土掉渣的蜂花质量确实过硬,数十年产品投诉率一直居于市场同类产品之下,让蜂花独树一帜。
连套的组合拳下来,即使大浪淘沙,人家有输的道理吗?
19世纪末[邪恶][邪恶][邪恶]
之前買過這個上海老牌子的洗髮露,太香了⋯有點衝⋯懷疑有問題。
确实不错(*๓´╰╯`๓>♡
我现在依旧在用蜂花🌸
一直用蜂花,最早一批的无硅油洗完真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