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遇到好价怎么选择好的食用油?看完全文科普,你总会在购物狂欢季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家庭的食用油
各位值友大家好,我是什么值得买的生活家哈尔科夫,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关于618遇到好价格,囤货植物油的话题。
其实吧,植物油加工这个行业是我在大学末期第一个实习的行业,本来应该是很有希望留厂加入某家大厂;但是因为我这个人对于规则非常较真,十分的厌恶破坏规则的投机取巧的行为,对于个别基层管理者县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很有意见,且这些问题是与安全规则相悖的,所以最终选择了反馈问题并提交了离开了这家企业的申请,然后才加入了后面服务多年的行业。
不过虽然待的时间比较短,还是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的业务知识,且这些业务知识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对于选购植物油产品还是非常有帮助,借此机会,来耍一把大刀,见笑了。
食用油
我们经常吃的食用油,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了原料来源于动物和植物。狭义上来讲,就是原料来自于植物的食用油。除了几十年前的凭票供用时代,目前已经很少人把动物油脂作为主要食用油,所以今天关于食用油的话题还是围绕植物油来谈论。
那么植物油什么样的才合适呢?
以下将根据几个关键点来讨论一下植物油的选购。
从原料上选择
植物油从原料上来讲,可以分为四大类别:
1、果肉果实类:包含橄榄油、椰子油等
卖点:地中海和热带饮食,追求原汁原味,最适合生食拌菜
2、种子类:葡萄籽油、菜籽油等
卖点:烹饪多面手,煎炒烹炸样样在行
3、谷物类:稻米油等
卖点:日本市场最为流行,属于大米加工的副产品,富含营养成分
4、坚果类:花生油、香油、榛子油等。
卖点:色香是最大优点,适合北方人烹饪习惯
其他几个选购的要点:
1、烹饪方式:包含凉拌、炖煮、煎炸炒等
烹饪方式与油的选择油很大关系,比如说你主要用来进行高温烹饪还是低温烹饪。合适的烹饪方式搭配合适的油,有助于突出视频的风味及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比如说,如果用来进行凉拌菜,那么橄榄油相对于花生油,无疑橄榄油是合适的,而花生油是不合适的;而煎炒炸,花生油、葵花籽油相对于橄榄油更合适,原因在于高温会破坏初榨橄榄油的营养成分,而前两者更适合高温烹饪。
凉拌
特点:橄榄油是健康美食的风向标——地中海饮食的最大代表,低脂低温烹饪
炖煮
特点:山东、中原地区最为喜爱的食用油品类,浓香诱人,尤其是包饺子、包子,北方人离不开。
煎炒炸
特点:严格来算葡萄酒生产的副产品,但是优势在于富含的营养成分与传统坚果果实种子不太一样
2、油的产地来源:包含具体国别及出产地
每个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都有适合当地出产的植物油品类。最典型的以我们国内为例,山东是重要的花生产区,所以山东普遍植物油食用更偏向于花生油,而安徽又是菜籽的产地,当地更习惯于菜籽油,至于东北,那就是大豆油的天下。
如果放到国际上来看,欧洲尤其是南欧,更是橄榄油的生产和消费大户,原因还是在于饮食习惯以及当地的地中海气候更适合橄榄的种植及后续橄榄油的生产;而至于北美洲,是芥花籽油的重要产区。
东南亚与其他地方不同,因为是棕榈的重要产地,当地的食用油更多是偏向于棕榈油。
东北亚代表
东亚代表
北美代表
东南亚代表
3、油的种类:具体是橄榄油、还是花生油等等
目前我们国内常见的植物油品类大体可以分为:花生油、菜籽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山茶油、橄榄油、稻米油等等。
代表:
亚麻籽油
山茶油
4、油的成分比例
油的成分比例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目前市面上存在单一原料品种的植物油,也存在调和植物油(色拉油),比如使用各种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的植物油,比如橄榄调和油,葵花调和油等等。
5、制作工艺:低温压榨、高温压榨、化学浸出等等
工艺也是区分油品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市面上的植物油制造工艺有以下几种:物理压榨(高温和低温)、化学浸出。
物理压榨如果细分,60摄氏度以下冷榨、150度以下冷榨、热榨几种方法。
而化学浸出法是目前工业制取植物油占大比例的工艺手法,原因还是经济、效率高,并且制取的油脂相对于压榨法的油脂,更耐高温和更容易保存。
低温压榨
花生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较多的是压榨制取产品较多,而大豆油较多的是浸出法产品,米糠油也是浸出法。
浸出法
从工艺上来讲,低温冷榨对于消费者需求角度是最有利的,而化学浸出法对于厂家利润和生产便利是最有利的。冷榨会保留更多的油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但是产量低,价格贵;化学浸出法可以保证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出油率,缺点是如果工艺不过关,会存在化学溶剂残留超标的风险。(不过大厂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存在风险的倒是一些地方小厂。)
6、烟点
烟点的高低是植物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你可以理解为植物油受热的时候,能够看见发烟的最低温度。烟点的高低主要是与植物油的原料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发烟点低,那么原料相对差一些;如果原料杂质多,那么发烟点也会降低。
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前面说的发烟点高低与原料优劣的关系,仅仅是指同一种原料为前提。不同原料的植物油,不能关公战秦琼一样的对比,那样不科学。
以目前能查到的冷榨工艺的植物油资料为例,精炼大豆油及调和油发烟点大约270度左右,相对而言不容易起烟,其次是米糠油和葡萄籽油,我们常见的橄榄油以及冷榨大豆油和花生油,大约在160-170度左右
其实正常的植物油的选购关注上面几点就足够了,至于什么营养成分,听听就行了, 没有一种植物油是尽善尽美令人百分百满意的;此外,就算油非常理想的食用油,不当的烹饪方法也会导致植物油的营养成分最终大打折扣。
最后还是把几个关键点的问题说一下
1、GMO原料的植物油能否购买
这个购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要整天听一堆民科、谣棍在那里摇滚BB。细节就不说了,你我的生活离不开GMO农作物,不然你吃的家畜的饲料哪来的?此外GMO油料作物制取的食用油脂与NON GMO原料制取的在成份上没有任何区别。至于个人喜好,全看你的钱包。
目前确定没有GMO的,花生油算一个,橄榄油算一个,葵花籽油算一个,亚麻籽油算一个,葡萄籽油算一个,还有其他一些坚果油脂。
2、买植物油一定要买纯物理压榨的
这个说法也有问题,目前化学浸出法已经非常的成熟,只要大厂生产的,品质都是有保障的。目前市面上大比例植物油都是采用的化学浸出法萃取,原因还是成本和产量,不然你还想买到又要便宜大碗,又要优质的植物油?
纵然物理压榨法要比化学浸出法好,但是你也要考虑钱包的问题,钱包鼓鼓的,你爱买什么买什么,既然钱包不是能让你随心所欲,那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没必要陷入二极管思维中。
3、化学浸出法都是什么工艺流程来的?
这个我还是有点发言权,当年大学毕业在一家食用油脂加工巨头待过一阵子,也多少学过点工艺流程,虽然最终没在那里长期工作。
先说一下当年那家企业使用的浸出剂是什么。他们采用的是正己烷。关于正己烷的特性,大家可以网上查询一下。正己烷多用于大豆油的浸出,看到网上说还有玉米油,这个玉米油我就不是很清楚,因为那时候那家企业是加工大豆的,玉米产品没有。
大豆为例,大豆大体要经过膨化,浸出,蒸馏、精炼等几个步骤。(详细就不写了,都能查到)
浸出法相对于压榨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要低于压榨法。
就算是物理压榨法的剩余副产品,也不会浪费,一般厂家还是会用化学浸出法来提炼剩余的油脂,最终的废渣更不会浪费,用来做饲料。豆粕都是这类的衍生品,而它又是畜牧业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4、是否逮着同一种好的植物油狠命薅
这更是不可取的,原因还是没有一种植物油尽善尽美,建议经常换着吃,作为营养成本的互补。
作为青岛人,我反正很不屑本地那种迷信花生油的,很多人密信花生油什么本地花生,可是如果你查查资料,印度花生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就是咱们国家,这些花生不会有人认为都是做了啤酒酒肴了吧?哈哈。
我的植物油购买,主要还是以葵花籽油为主,其次是亚麻籽油,花生油,橄榄油这几种交替来食用,此前还有加拿大的芥花籽油,定期更换油的品类。
5、土榨花生油最原汁原味,比工业化生产的好,味道香
现在很多二极管脑袋们,非黑即白,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科学家们还要费尽周折研究出植物油的脱酸、脱臭、去除黄曲霉的工艺?人家说科学进化,先辈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研究的工艺被民科们说的一文不值。
我就问,看过土作坊的那个机器的卫生环境吗?尤其是残留的变质的植物油原料残渣,这都是黄曲霉的集中地。
仅仅因为香味大,就来判断油品的好坏,那么是不是加了香精的应该更好呢?
要秉持科学的态度,为了健康,还是去买大厂工业化生产的植物油吧
土作坊没法解决酸价超标和黄曲霉超标的问题,这两者是要命的。
好了,看完上面写的一个get point,知道植物油该怎么选了吧?
剩下的就是等到好价了,祝大家遇到心满意足的价格,谢谢!

夜色依然
校验提示文案
飞帆飞帆
校验提示文案
啥都没有
校验提示文案
qianseyue
校验提示文案
cool18
校验提示文案
爱折腾的老狐狸
校验提示文案
五十包郵解君愁
校验提示文案
五十包郵解君愁
校验提示文案
爱折腾的老狐狸
校验提示文案
夜色依然
校验提示文案
cool18
校验提示文案
qianseyue
校验提示文案
啥都没有
校验提示文案
飞帆飞帆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