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是否越过了这道墙?——阅读村上春树《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的一点感受

一本厚厚的村上春树新作《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算是读完了。第一次读他的书大概是在十几年前,从1Q84开始读的,当时和同学一起讨论小说的故事性。还读过他的散文,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读懂。到三十多岁的年纪,感觉这次能够体会到一些村上春树想表达的感情了,如有不当,让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小城是什么?
小城是内心。我甚至怀疑第一部里的女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这座小城就是十几岁的“我”通过想象所构建的内心世界;而小城里图书馆的少女也是“我”在想象中陪伴自己内心成长的意象投射,是本我。与女孩交往的过程,是“我”沉浸在内心世界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真正“走进”小城。在自愿走进小城时,外部的“我”和生活显得不那么重要,就对应大学时期。影子回到现实世界时,代替“我”去履行世俗的责任,比如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但是没有本我的“我”就真的只是一个影子一般,没有内核。直到后来穿黄色潜水艇的少年代替他留在小城里,本我才决定回到现实。
穿黄色潜水艇夹克的少年
这个人物出现的篇幅不算多,主要在后半部分。但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像是一个理想的少年时期的“我”——拥有超凡记忆和分析阅读能力。但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也许在“我”的内心世界,也并不喜欢人际交往这件事情,现实生活中与同事的交往也多半有一种虚无感,徒有其表,无法走进内心。就好像是自己立了一堵墙,难以走进。
对应现实的我,是否走出了小城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阅读习惯,读的时候总是会去思考,某个意象到底代表了作者的什么意思。投射到现实生活,再联想到自己。内心的我是理想的我,外在的我是妥协的我。在我阅读的时候深深的感受到这些。显得很E的外在,其实内心里希望不用和人过多交往。享受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我独自在图书馆里读“旧梦”。我想我内心不确定性的墙是有出口的,有时候可以走出来,有时候喜欢把自己留在这座小城里。

整本书故事性很强,很好理解,更加偏流行文化,没有对现实非常强那种批判性,所以阅读门槛不高,如果第一次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是会喜欢的。特别佩服村上的想象力,还有坚持的力量,一部作品历经多年的打磨,值得一读。



而且,值得强调一点,这个礼盒装实在是太漂亮!魔法书一样的封面,很有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感觉,仿佛下一秒就是一本咬人的魔法书了!送的卡片可以当做书签,上面的独角兽配色也是好好看!小本子用于日常读书或者生活的记录,放在包里正正好不怎么占地方,好精致!
想一想身边同样有喜欢村上春树的朋友,想双十一再买一套送给她!蹲活动吧!可以关注👉【京东图书双11促销】👈


by十六
校验提示文案
动物园1823
校验提示文案
ccc333ccc
校验提示文案
无所谓恐惧
校验提示文案
咘s帅爸
校验提示文案
暴富小番茄
校验提示文案
有点丑的蛋蛋
校验提示文案
常春藤2024
校验提示文案
常春藤2024
校验提示文案
动物园1823
校验提示文案
有点丑的蛋蛋
校验提示文案
暴富小番茄
校验提示文案
咘s帅爸
校验提示文案
无所谓恐惧
校验提示文案
by十六
校验提示文案
ccc333ccc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