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2024-11-11 19:37:08 0点赞 3收藏 3评论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辉煌的专业音频品牌,索尼在七十多年的历史当中不断发展着自己在音频产品上的技术,也涌现出了无数叫好也叫座的经典型号。无论是动圈之王R10套装、黑科技奢侈品级别的Qualia系列、录音室经典工具7506,还是全方位覆盖磁带、CD、MD、DAT和数码等品类的Walkman播放器,在HiFi发烧友、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制作人群体当中都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口碑。尤其是目前最新一代索尼音频播放器产品,二代的金砖和黑砖,ZX700和A300系列等等,在硬实力上都是绝对的历史强者。

耳机领域索尼新一代产品的推出时间虽然要略微晚一些,然而去年随着全新Slogan “For The Music”为音乐而生一同推出的开放式监听头戴MV1却是直接赢得一个满堂彩,全面进化的解析力水准,温暖饱满又富有音乐性的音色表达,让HiFi烧友用户和专业音乐制作群体难得的同时叫好,也让人对耳机产品线的全面更新换代有了更高的期待。

尤其是,当全新的MDR-M1作为7506这个索尼历史上最经典,保有量也最大的专业封闭式监听头戴的升级型号出现时,我们对它的期许,就一下子要横跨未来三十余年了。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MDR-M1的实际表现如何?能承担得起这份重任成为下一代经典吗?我们今天就来具体分析下。

首先,M1被设计的初衷,就是由于目前高解析度音乐的普及,各大音乐平台能提供的音乐音质与7506那个年代已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无论是在专业录音室,还是眼下已经非常普遍的个人音乐制作工作室中,更高解析力水准的音乐制作耳机已经是刚需。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博主购买一些顶级HiFi头戴耳机来满足自身制作音乐的需要,但是HiFi耳机毕竟是面向发烧友、尤其是台式系统发烧友设计的,它们的驱动需求和声音调校方向,都和专业音乐制作的需求大相径庭。

所以M1首先升级的就是自身的声学性能,和上一代同样尺寸的40mm振膜,性能却有了本质上的提升。纸面上的频率响应范围是很吓人的5Hz-80kHz,更宽的频响范围除了能更丰富完整的传递音乐信号,让身体充分接收那些人耳感知范围内的震颤,同时也会保证人耳感知范围内的音乐信号表达更加准确清晰,实际使用体验中也能够感受到,无论是三频质量和完整度,还是整体音乐细节的传递能力,全新升级的M1都有着明显超越老7506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个升级,虽然原配线还是之前的3.5mm和6.35mm,但M1开始使用可换线结构了。对于发烧友群体,由于索尼家耳机产品一贯的巨大保有量,从MV1推出后就已经开始有大量品牌为它量身定制升级线,可以预见M1上市后也会有众多升级线可供用户选择,让全新升级的耳机单元音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对于专业音乐制作群体来说,可换线设计意味着M1不会再像老7506那样在工作中出现线材扯断压断之类的意外情况然后需要整体送修,现在最多就是多备两根线的问题了。对了,为了防止工作中的扯脱,M1可换线插头在连接部位还专门设计了螺母结构固定,这都是专业经验啊。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说了这么多理论上的升级,还是要详细分析下M1声音上的实际表现。

从整体风格来看,M1虽然和之前的MV1一样都定位为“监听”耳机,但是风格路线会有明显的区别:MV1的用途主要是空间混音方向,在声场规模和宽松度上有明显优势,三频能量

关注
品牌
粉丝:

  • 商品百科

  • 好价

  • 社区文章

分布更向中间靠拢,人声厚度和韵味都要更好,流行乐有着非常舒服的整体氛围和耐听度;而M1则是比较典型的“干活儿”用的监听耳机,三频更注重对音色的准确、无染色的还原,尤其在中频人声和高频器乐方面,都是相对偏“素”的风格,低频部分虽然相比传统认知的监听头戴要更多一些低频量感,但回收速度还是比较快,没有太多的拖沓或泛音,所以也符合整体中性的路线。

比较值得强调的还是在于M1对于整体解析力和三频质量的巨大提升。对于音乐制作者来说,这种不仅随着时代水涨船高甚至还以出色声学性能领先时代的声音细节揭示力,比起老一代所有常见监听耳机来说都是更有效的生产工具,让你可以在信任其音色调校的同时也同样信赖其提供了足够完整的音乐细节与空间关系。

而如果作为一个HiFi听音耳机来评判,M1的优点在于拥有出色的高低频延伸和准确的音色表达,再加上极高的解析能力带来的声音密度和细节刻画能力,所有音乐类型都有非常充足的鲜活感,一改传统监听耳机给人留下的“抹细节”的老印象。甚至M1这种对现场的充分还原还让我时常冒出“谁说监听不能好听”这样的念头。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这里还是和之前说到的调音广受烧友好评的MV1做了下直接对比。

M1和MV1比较接近的地方在于高频亮度调校,开声第一耳朵的感觉会很熟悉,都是那种略微压暗一点提高长时间使用耐听度的设置。区别在于中高频部分,MV1会有一个略微提亮一点的线条,乐器表现力会更强,相比之下M1虽然味道更“素”,但结像也更精细,音色更准确,向上延伸也会更加自然舒展。再加上更出色的低频下潜与弹性,和中低频没有MV1那么丰富的泛音,虽然M1整体定位要低于MV1,但其实解析力呈现的清晰干净程度上M1反而是要更好的。所以相比MV1明显偏重人声的走向,M1的器乐综合表现要强很多。如果说MV1是有着温暖氛围感的人声向调校,那M1则会是一只三频更加准确高质量的泛流行乐器杂食向头戴。

而在音质升级之外,M1在使用体验上还是一如老7506那样的顺手和舒适。整体小巧轻便,结实耐用,皮质耳垫和全新的聚氨酯填充柔软透气,这些都依然还是那种在工作场合任劳任怨的模样。重量更是从7506已经非常轻便的230g,进一步降低到了216g,应该是目前主流录音室监听头戴的最低值了。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对于封闭式监听耳机非常重要的隔音性能也做了测试,最近一趟的飞机出行我选择了使用M1而不是主动降噪真无线,主动降噪带来的负压感还是会有不自然的感觉,而且长时间入耳佩戴也会增加耳道内的细菌数量。从实际测试效果来看,虽然M1为了获得更自然的的声音在外壳上设置了导气孔,但并没有对隔音性能造成太大影响,飞机引擎的巨大轰鸣被隔绝在外,响度明显降低。

到这里,索尼全新升级的封闭监听头戴MDR-M1的介绍就比较完整了。对于HiFi用户来说,这种调音能够忠实还原播放器的声音风格,是一个高素质且百搭的选择,非常靠谱,可以完全按照自身喜好通过调整前端的方式搭配出自己想要的声音;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M1会是索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提供的,像当年7506一样可靠耐用,又远比老前辈表现更出色的工作伙伴。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而对于索尼自身,MDR-M1的音质水平是他们在音频领域进取心的具体呈现,也是索尼在向音频制作和HiFi听音用户们展示的他们对“高保真”的理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你能听到的大量音乐作品,MDR-M1会是那一把掌握衡量标准的尺,这就是这支经典升级型号的重要性。

我们正在目睹新一代经典的诞生

见证新一代经典的诞生——索尼MDR-M1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测评

以上,

By:羊驼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首席”打赏官正虚席以待!
3评论

  • 精彩
  • 最新
  • 11年亚马逊海外购买的7506用到现在还在服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新上市真的贵,我的A1 还好好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说反了,是1A.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举报成功

该举报信息「小小值」会优先核实并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