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手机还小的斯莫格智能补光灯,好看好玩,还能照出36000种色调
相信喜欢拍照的朋友都知道,摄影其实就是一门光与影的艺术。要么依赖自然光,要么依赖各种灯光。太阳光不可控,自然而然,在拍摄的过程中,补光灯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了布光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拍摄的细节,更是能够直接改变照片/视频的格调。但人人都需要动不动几十、上百瓦功率的灯光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对于非专业、非商业的爱好者来说,一个差不多功率但便携的补光灯是最合适的。
而市面上各种补光灯品牌和样式众多,怎么选择真的是一个难题。我自己也入手了不少补光灯,最近正在使用的是来自斯莫格的RM75,这是一款我目前用过的体积最小的补光灯,但是体验却十分不错。如果你也有兴趣,可以往下继续看。
适合装进口袋的补光灯
作为一款便携式的补光灯,体积是十分重要的。斯莫格RM75整体的长度小于10cm,宽度仅有6.7cm,而厚度连2cm都不到,整个尺寸比一台普通的手机还要小得多,却塞下了75颗灯珠,颜值也很高。
四边都是平面,采用磁吸设计,能够吸附在不同材质上,如果你有多个RM75补光灯,也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实现联排控制。平时布光时就比较方便,直接放置在桌上、冰箱、铁架子、桌腿等等,随处都可以布光,十分方便,而且磁吸吸力很强,取下时都要稍微用点力气,根本不担心会长时间吸附后会坠落。
RM75补光灯的背面有一个小显示窗口,里面容纳了所有灯光的参数和选项,还能实时显示电量和剩余续航时间;顶部除了Type-C接口,拨轮开关,还有个滚轮,滚轮既能够旋转,又能够点按,配合背面的显示屏,可以精准调节、操控灯光的属性。
底部仅有一个1/4的螺纹孔,基本上市面上的相关拓展配件,都能直接使用,搭配一个冷靴支架就能直接挂在相机上用,好生方便,不管是用磁吸还是固定在脚架、冷靴支架上,都能轻松实现,让你有更多布光的姿势。
一句话总结这款RM75补光灯的设计,那便是小到可以装进口袋,随时随地都可以原地布光的口袋补光灯。
全场景灯效,可玩性强
显然,作为一款便携补光灯,斯莫格RM75是非常合格的。那么,回到灯光上,它的表现如何?
前面提到过,这款RM75内置了75颗灯珠,最大功率为5W,灯光显色指数大概为96%,比同类的补光灯要略胜一筹。作为一款智能补光灯,斯莫格RM75的能力比我想象中还要强大。
通过蓝牙连接到 SmallGoGo 后,才是真正的完全体。通过 App 不仅可以实现智能灯光控制,而且还可以升级固件(不明觉厉)。App 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连接上以后就能看到它所支持的完整功能。
包括:CCT、HSI、RGBW、FX、色卡、拾色器以及光效拾取七大功能模块。
CCT模式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色温控制,使用频率比较高,支持的色温范围在2500K-8500K,也是比较主流的一个色温区间,从暖到冷,通过滚轮就能精准控制,也能通过App更快速控制,App调整到补光灯执行,几乎零延时,体验不错。
HSI 模式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饱和度、色调、亮度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相比CCT的冷暖两种色调,HSI 色彩更丰富,也是各种风格化摄影的必备元素。
RGBW 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通过控制红、绿、蓝、白四种基色的参数来合成想要的灯光色调,支持36000种颜色,满足不同场景的补光需求。
以上3种都是比较常见的灯光控制模式,斯莫格RM75还支持拾色器模式来调光,直接通过拍照或识别图片中的色调,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灯光色调,对于刚刚入门拍摄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神器!
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键打出同样的灯光氛围,可以自己选择画面中想要的色调,也可以将选定的色调保存到色卡,方便下次使用。对于拍摄有自己的风格的朋友来说,这样一键还原布光真的很方便,每次关机还会自动保存上一次的布光参数,不用来回调试。
除了这些以外,还可以通过相机录制来识别灯效,捕捉到的灯效也可以给自己使用,“拿来主义”狂喜。
自己没有可以捕捉的灯效,也可以直接用RM75自带的15种灯效,狗仔模式、Party模式、闪电效果等,应有尽有,还可以控制灯光的亮度以及灯效的速度。如果有多个RM75,可以做联合控制,拿来做气氛是很棒的。
总结
作为一款“口袋”补光灯,斯莫格RM75的可玩性确实很高。灯光模式众多,支持的色彩丰富,自带柔光罩,想要光线柔和就带上,想要光线更硬一些就取下,十分灵活。
4000mAh的容量,也可以使劲造,从显示器显示的续航来看,最低亮度可以使用超过20小时,最高100%亮度也能有接近2小时的续航。让我没想到的是,它还支持18W PD快充,2小时就可以充满电,比其他的补光灯在充电上要快许多。小小的身体却有大大的能量
不管是直播、拍视频、拍静物、拍人像,都能拿它派上大用场,越用越喜欢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