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杂谈 篇二十二: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2021-07-28 10:18:43 0点赞 1收藏 0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Major作为一款现象级的动圈耳塞,续作Dark Sky的上市可以说是吊足了许多动圈控的胃口,我早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拿到了正式版的产品并进行了充分的煲机和搭配以便尽快分享给大家,动圈爱好者不容错过。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我知道这个标题里的字眼肯定还是会引来不少人的吐槽,现在市面上的优质高端动圈耳塞横行,“神圈”二字未免有些狂?品牌方是不是膨胀了?但我还是想要澄清的一点是,作为和品牌主理人Ken私交已久的我,其实从来没有听到他在私下里提过“神”的字眼,包括官博中,他们也从来都是以“Major”、“Dark Sky”这样的全名去称呼自家产品的。“神圈”二字最早传出是得益于香港那边烧友们的自发性吹捧,传了一阵子以后,如今也成了经销商和媒体们去高调推广宣传的用语。

而为什么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是因为Major作为一款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曾经几乎不离身的主力动圈耳塞,我原本会非常担心他们会随着Turii、Luna、1697TI等高素质动圈的问世,抛掉自家原本的调音风格优势去做一个“大俗”的声音——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如果你是Major粉,Dark Sky大可以继续满足你对FAudio家独特风格的喜好,而且得益于素质方面的大幅度升级,它也是一款我敢于向更广泛的烧友们去推荐的型号。说白了,Dark Sky即便是综合素质提升很大,但依旧并不适合去和竞品做对比,确实没有必要,大家早就听说了它“加量不加价”超高性价比,你所需要顾虑的依旧是你喜不喜欢它的风格、或者曾经是否种草过Major而已。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当年的Major到底强在哪里?我给你们回忆一下好了。

1、Major并没有传统动圈耳塞在声音密度方面的短板,其总体的厚密感非常接近一个多单元动铁所发出来的声音,而且整体的素质在动圈里也是相当顶级的,但是价格却又比同为旗舰动圈的XLS、FWW便宜一大截

2、Major的低频冲击力至今都是耳塞中非常罕见的存在,它的低频表现既可能因为量感太多而让你嗤之以鼻,也可能因为凶悍的感染力让低频控们一耳朵无法自拔

3、原配线的用料之足,几乎可以劝退你想要换线的纠结,这根线和它的密度与低频风格息息相关,而如果你当时愿意升级八芯官升线的话,声音表现还会进一步,当然了,即便是当时四芯版的原线也一度在二手平台卖出接近3K的价格,甚至有贩子专门把Major的腔体和线材拆开卖

4、FAudio家对于流行、摇滚的音乐理解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场面感潇洒自如、人声毒性十足,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正儿八经科班出生、且对现场、和器材调音实践颇为丰富的主理人Ken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而作为一款2021年的产品、也是一个官方确认的迭代作品,Dark Sky所面临的可不仅仅是当年的那寥寥无几且声音风格迥异的竞品了,像1697TI、Turii这两款价格不过万的型号,只从素质层面来说是明显优于售价9800元的Major的,它在相比Major大幅度降价的前提下,由内到外做足了不少升级点。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首先最大的变化当然是颜值,“蓝神圈”不是白叫的,我并不知道具体用的是什么工艺,只从视觉效果来看,Dark Sky的外壳喷砂的触感会比Major要细腻不少,而且原配线和原装收纳盒也都做了配色上的统一。这次FAudio依旧是给它配备了用料很足的原配线,而且必然也像Major那样做了针对性的调教,甚至在官升线推出之前,我都不会建议大家盲目更换高端线材,因为根据我过去给Major折腾换线的经验来看,真正让我觉得不去更改风味却能大幅度有提升的,还是官方的八芯线。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至于槽点?必然也还是有。比如Dark Sky的外壳在使用一阵子后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掉漆,这一点我已经看到不少烧友的吐槽了,所以官方也配备了定制硅胶保护套。另外,Dark Sky的线材插针部分,依旧是有一节突出来的插隼,但是腔体本身并没有预留限位槽的开孔,所以视觉上也还是略有违和感。

“大众化”并不代表放弃“个性”或者“妥协”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声音方面,Dark Sky有几点极为可闻的、偏向于大众用户的素质升级

1、透明度提升太太太太多,但这并不代表Major的底子就有多脏,只是Dark Sky在绝大部分搭配、以及小推力的播放器、甚至是手机的驱动下,都不会有低端动圈那种声音混在一起的感觉

2、声场小幅度提升、分离度大幅度提升。本身Major在常态下的声场谈不上多大,但潜力是不小的,主要是声场的边际感较弱,在听觉上显得很开阔,但如果你哪天从Major换到1697TI上去听,就会觉得Major的层次感还是会差了一大截,器乐的元素并没有拉的够开够工整,而Dark Sky正儿八经的是一个声场和结像非常规矩的作品

3、在声音均衡度上的升级。Dark Sky这次不会有“头轻脚重”、或者高频听起来像动铁一样的声音,低频的量感和结像的形体感都有大幅度的收束,而高频部分在能量感顶端的部分有一定的“打柔”,两端延展会在足够充分的同时又显得很平衡,低频的速度感也更加从容起来

4、一些并不值得去花篇幅讲述的素质升级,比如解析力,这是一个迭代型号的基本素养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说到这里,老Major粉会不会觉得Dark Sky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俗”的声音?什么是大俗的声音,我觉得1697TI就是,它的声音底子中正、没有明显染色,素质相当全面,但大俗即大雅,7999元的1697TI具备毋庸置疑的超高声价比、超高的换线潜力、和超广泛的播放器适配性。而在Dark Sky这里,FAudio只能说是往“大俗”的方向小跨了一步而已,并没有放弃原本的个性,和以前一样,他们也并不想尽可能讨好全部的用户,只是在一些基本的HIFI性或者所谓音响性能上做了比较厚道的升级。

我这里依然是用列表方式,偷懒地去描述一下为什么Dark Sky的升级如此有魅力,因为它的改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刀切式的提升

1、透明度提升,并不代表它在氛围度方面的减弱,依旧有着很自然的空间混响与泛音表达

2、声场和层次感的提升,并不代表它在声音厚道和密度方面的减弱,但确实是比Major有着更好的线条感,又不用担心它会像Minor那样结像会显得比较清瘦

3、均衡归均衡,但Dark Sky的低频存在感依然极强,绝对是低频控会喜欢的高质量、高冲击力的低频,只是收束了过去肥大的形体、拥有更好的结像清晰度而已

4、Major在某些部分,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并不具备大幅度升级的可能性,所以也不能指望Dark Sky一耳朵在素质层面秒飞了Major,比如密度、极高频延展力、人声的细节质感

有一个或许会有争议的点,那就在于高频的部分,其实从个人口味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Major的高频的,略有一些攻击性和点到为止的刺激感,Dark Sky舍弃了高频上的这种冲击力、稍稍有些柔滑,我甚至觉得它相比Major在高频部分的改变并不少于低频,只不过低频是从非常非常多变成了非常多,而高频那可真的是从直冲云霄变成了稳健自然了,所以纠结是否需要升级的,可能你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低频(我甚至觉得低频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在前端的搭配上,本文并不打算去写指定的搭配,如果你想要Dark Sky尽可能地杂食、高素质,给它用最好的前端就对了,不论是P6Pro、钛菊、C9,都是很好的搭配;而如果你是因为它的流行人声而种草,还是重复一遍我曾在Major的文章中提过的——当年Ken给我演示Major的优势曲目时,就是使用的iPhone的Po口直推,所以,前端不给力并不会拖累Dark Sky独特的人声和低频氛围表现。

Dark Sky其实在搭配得当的前提下,对于大编制的演绎是完全没问题的,本身具备非常好的大动态表现和,而且动圈本身宽松的质感和它具备较好厚度的结像,Dark Sky在古典乐方面的表现比Major显得更加从容和灵活,加上高频在能量感顶端部分的轻微打磨,木管乐、竖琴的音色相当具备空气感、又削弱了一份攻击性。虽然和自家的ProjectY去比的话,在横向声场和瞬态方面有着不小的差异,明亮度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但在复杂场景下的听感表现,Dark Sky得益于极低频的优势,其实并不会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分。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不过既然是能继承“神圈”的这个美称,Major身上最精髓的部分它自然是没有丢——流行。在音色上,可以说Major和Dark Sky大体呈现出来的质感是很像的,但是后者在人声距离和口型的控制上更加克制,却也具备相似的毒性和感染力,润泽度也更加进一步,削减了Major身上有点接近于胶片相机一样的声音颗粒感。比如在听徐佳莹的声线时,她独特的气息尾音处理,Dark Sky的细节呈现和衰减的感觉会更加丝滑流畅,而不会有一些把气息声的厚度加重的感觉;当然了这种改变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我们拿来听烟嗓、或者类似Adam Lambert这样的欧美男声时,那种磁性的还原可能稍弱于Major,但Dark Sky这次在对于清甜型的女声表现上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而且不是通过Minor那种稍稍薄一些的中频来达成的。

Dark Sky在人声的适应面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兼顾”,而是为了尽可能地表达出“好听”与“韵味”,它在流行人声、低频氛围方面的独特渲染能力并不需要刻意去通过搭配和特定的曲风来实现,而是一种常态、一种随便挑首曲子、随便弄个前端就可以很好听的常态。

时隔三年,对手依旧只有自己——FAudio的“神圈”续作Dark Sky

像Major一样,Dark Sky未来会是一款我个人非常喜欢、且常用的耳塞(成都展时它就已经是我的展会参考耳塞之一了,拿来测试素质和音乐性都非常合适),手头虽然也保有不少旗舰级的动圈、乃至其他混合单元产品,当然,现阶段同价位也有素质表现非常优秀的动圈竞品,但我认为Dark Sky在音色和乐感表达层面依旧像Major那样是具备着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的,在我心目中,未来能超越它的依旧只有“下一款神圈”。

展开 收起

NANK 南卡 NEO 2骨传导蓝牙耳机 运动耳机

NANK 南卡 NEO 2骨传导蓝牙耳机 运动耳机

1198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3 MagSafe充电盒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Apple 苹果 AirPods 3 MagSafe充电盒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

898元起

虹觅HOLME Fit2 开放式耳机蓝牙不入耳挂耳气传导运动跑步2024高端tws真无线超长续航骑行不痛防水 虹觅白

虹觅HOLME Fit2 开放式耳机蓝牙不入耳挂耳气传导运动跑步2024高端tws真无线超长续航骑行不痛防水 虹觅白

289元起

西圣 H1头戴式降噪蓝牙无线耳机 卡其色

西圣 H1头戴式降噪蓝牙无线耳机 卡其色

149元起

HUAWEI 华为 FreeBuds SE 2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蓝牙耳机 陶瓷白

HUAWEI 华为 FreeBuds SE 2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蓝牙耳机 陶瓷白

113.05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苹果接口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苹果接口

1359元起

EDIFIER 漫步者 Comfo Fit II 骨传导挂耳式动圈蓝牙耳机 云白

EDIFIER 漫步者 Comfo Fit II 骨传导挂耳式动圈蓝牙耳机 云白

489元起

SHOKZ 韶音 OpenRun Air S803 骨传导蓝牙无线耳机

SHOKZ 韶音 OpenRun Air S803 骨传导蓝牙无线耳机

663.1元起

西圣 ASN-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Ava 细花白

西圣 ASN-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Ava 细花白

109元起

虹觅HOLME NEO开放式蓝牙耳机气传导运动不入耳挂式无线跑步

虹觅HOLME NEO开放式蓝牙耳机气传导运动不入耳挂式无线跑步

189元起

NANK 南卡 NEO 2骨传导蓝牙耳机运动型跑步骑行防水防汗无线不入耳挂耳式 藏蓝色

NANK 南卡 NEO 2骨传导蓝牙耳机运动型跑步骑行防水防汗无线不入耳挂耳式 藏蓝色

1198元起

Hakii SURVIN哈氪漫游骨传导耳机蓝牙无线耳机开放式不入耳游泳运动跑步IP68级防水防尘64G内存MP3

Hakii SURVIN哈氪漫游骨传导耳机蓝牙无线耳机开放式不入耳游泳运动跑步IP68级防水防尘64G内存MP3

449元起

olite 开放式挂耳蓝牙耳机

olite 开放式挂耳蓝牙耳机

159元起

CREATIVE 创新 Aurvana Ace 2 真无线入耳式蓝牙耳机

CREATIVE 创新 Aurvana Ace 2 真无线入耳式蓝牙耳机

797元起

NANK 南卡 00压开放式OE MIX蓝牙耳机不入耳气传导 挂耳式运动跑步骑行长续航通话降噪

NANK 南卡 00压开放式OE MIX蓝牙耳机不入耳气传导 挂耳式运动跑步骑行长续航通话降噪

469元起

Apple 苹果 Airpods 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Apple 苹果 Airpods 2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580.06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