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你心中的年度好物,分享属于你的难忘故事!12月15日-1月22日参加#2020值得总结#征稿活动,发文至社区即有50金币奖励,最高可获得1000元京东E卡!岁月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让我们一起回顾跌宕起伏的2020年。还等什么,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续上上次的文章,上次讲了品茶的方法论、讨论框架和标杆,评论区没有吵起来,那么我认为我说的就算错了应该也没有错到多远的地方,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下我最近思考的两点心得:
一是学费茶。什么是学费茶?网上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我认为你买了一个茶之后觉得钱花的不值,亏了,有点后悔,觉得是喝茶之路上交的学费,那么这个茶就是学费茶。在这个定义下,根据品鉴能力的差异和喝茶经历的不同,学费茶的具体所指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可能一个茶这个人认为是学费,另外一个人认为不是。但对每个个体的认知来说,对学费茶的感受的共识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都认为学费茶是质价不符。我们继续讨论质价不符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分两种情况:1.价低质次。这种情况的茶叶就是文案写的好,宣传做得好,价格定的低,包装成打破行规,揭秘行业内幕的姿态,给大家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让大家买之前大喜,以为自己捡漏了。我交过的学费是新益号的古树普洱,之前写过的,三十几块块钱两大饼,我买之前觉得很划算,要啥自行车。但买回来喝锁喉,锁喉的东西不能喝,感觉十几块也是钱啊,浪费了。我此生应该都不再会去碰新益号的任何东西,希望有买过新益号几百块班章之魂的茶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下感受。2.价高质中。这种情况就是字面意思,可能产品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宣发太强,故事讲的太厉害,价格定的起飞。以付出超过产品质量多倍的钱买了茶叶,后来对比别家的产品,感觉心痛交了学费。因为本人比较穷,没有买过太贵的茶叶,所以这种学费我还没交过。不管是那种情况,交流起来,说起学费茶都是一把辛酸泪,但是我个人一直比较乐观,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吃一堑长一智,人生多经历些不同的风景,回想下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风情。
二是大厂和小厂。在对上面学费茶的定义和感受没有太大异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大厂和小厂的问题。在之前的评论区里不止一次出现过一种声音认为喝茶应该只能喝大厂,小厂的产品全是学费,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就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深入细致的探讨下到底对不对。在讨论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定义,然后才能进行深入讨论,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厂?大益肯定是,下关应该也是,八角亭、陈升号、老同志应该都是,很多牌子我认为都应该是。那么在这里我姑且简单的划定一个范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普洱真经左边的都是大厂,这些厂的名号说出去一般喝茶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其他的不在普洱真经左边的,我们就姑且认为他们是小厂。大厂产品的优势是什么?他们应该生产环节的程序更严谨、用料更负责、配比更科学,环境更卫生,产品应该像肯德基和金拱门一样的稳定。稳定决定了大厂出品的下限不会太低,就算闭着眼睛买,东西质量上不会太次,当然价格另说。稳定的不低的下限就是大厂最大的优势。比如玩HiFi,在你完全不懂得情况下,在你手里只有手机佩塞想提升的情况下,在你完全不知道买什么的情况下,随便去买个大厂,比如买一个森海塞尔的耳机能错到哪里去呢,随便买个啥都比手机配塞要好。那么大厂的劣势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价格可能不太美好,某些产品性价比可能不高。那么我们对比大厂的优势和劣势,你会发现小厂是完全相反的:小厂的下限可能不太稳定,可能有大量的学费,但是当你找到符合自己口味、并且认为其质量可靠的小厂后,可能就能发现大量的高性价比产品。比如我玩hifi,我2011年入门买的是森海塞尔mx160,12年换了akg k314p,中间又换了不同品牌的塞子若干,到最后2019年以达音科的dk3001pro退烧。之前写耳机的时候我老说,不能总迷信外国品牌,不能把国产一棍子全打死,买耳机耳朵收货,多试多听是能听出来好中差的。现在写茶叶我也是一个论调,不能把小厂一棍子全打死,嘴巴收货,多喝多试是能品出来好坏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入门适合先去搞大厂,把自己的下限先提升起来,把自己心中的标杆(指的是自我标准,非”广大茶友“公认的7542、7572等)树立起来,有了自己评判的标准和标尺后,有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后,可以去试试小厂的东西,说不定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可以拾漏,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交学费。比如我在玩HIFI的时候1999入手了NFHIFI的NHH-1,1000入手了燕尾蝶。NHH-1一共600多克,带超过20分钟脖子僵硬,疼的要死,没办法1200出闲鱼。燕尾蝶本身的声音有问题,不太好听,闲鱼有人450收,我不想卖,就留纪念了。回想起来,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别样的风情。
前面写了这么多,今天介绍两款:
瑞聘号的哥德堡号之旅7361.
2007年出品,后面可以看到产品标准、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所以不是三无产品,嘉木茶叶出品。
里面还有一个收藏证书。
饼子是这样,看着还行,闻着没啥味道,整体非常硬、非常硬,手掰比较困难,最后我还是徒手解决了。
第一泡的颜色,看着还行。
第二泡颜色再好看点。
泡出来闻着有股陈味,就是地下室那种味道。整体味道来说,淡苦,涩,不甜,若有若无的回甘,细品品有回甘,但喝着整体没啥感觉。当时79买的,跟同样79买的班章王相比差太远,目前我个人不建议入手。瑞聘号在普洱真经里是写在右边的,算学费。当然这个饼子比新益号那个强太多了,至少不锁喉。这个应该算我交学费了。
这个是易武古树,我看他主要是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出品就买了。
背后能看到,有标准,有许可证。
饼子这个样子,闻着也没啥味。
第一泡颜色。
第二泡颜色。
这是茶底。
初入口有点7540的感觉,但是回味不行,不甜,不苦,不涩,有回甘,比较弱。整体我觉得不太行,这个饼子50多买的,我觉得也算交学费了吧。
最后说一句,我是教员的粉丝,我喜欢实事求是,我信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是小平同志的粉丝,我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同样认同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我的所说所写所分享,都是我实践之后的心得,以我本心认真敲字,不求大家全部认可,但求互相沟通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大部分人都是从小白时期的学费开始的,除非你有一个可靠的领路人,而不是听信各种茶群里的大忽悠。喝茶的人喜欢说一句话,叫适口为珍,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勇于交学费的大无畏精神,我甚至认为这本身就是茶商的营销之道,劝你多尝试,多买不同档次和品牌的茶,这样他手里的乱七八糟的茶才有可能出手。 但是,学费虽多,如神农这般认真且有自己评判标准,不人云亦云的茶客却极少,实属我茶友之幸,所谓“学费克星”乃实至名归!
看到的新益号的茶坚决别入,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尴尬]简单归纳,谈收藏价值的别入,谈性价比的古树茶别入,古树茶就不是谈性价比的东西,夸大茶叶功效的别入,说什么保健美容养颜抗新冠的,全是以点盖面,制造营销噱头。新人和不想交学费的,买点大厂喝着顺口的就行,也别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抽烟]
神农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实际体验一步步入坑再出坑的过程,再写出感受来与大家分享,真乃大爱,可敬可佩 只是需注意身体,毕竟本钱才是最关键的,钱反而身外之物了
同意 新手少交学费 适口为珍 有时候贵的不一定好
遥想公瑾当年,闽川填滇西南。
经常饮用,有益身心健康。记得给办公室小伙多倒一点儿![尴尬]
顶,先喝大厂是正道!
棒👍🏻👍🏻👍🏻,新手学到了!
有兴趣可以微拍堂搜一下大滇说茶1001夜,每周日晚上有创始人直播,平常每天晚上也有拍卖,不熟悉要乱拍,去年我乱拍交了很多学费。 我也是普通茶友,希望大家都能明明白白喝茶,什么春秋大义群峰之上千羽孔雀沧海洞天福地装神弄鬼。 最后买把壶吧,不要用飘逸杯喝了。
我发觉比耳机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