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中的每一处巧妙设计都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在厨房中也是一样。我有个表弟在日本留学,基本上呆了有10年之久,周末自己经常做饭。我这个表弟说,日本厨房收纳设计很强大,边边角角都利用到了,例如水槽区域,它的凹型设计,龙头放在水槽角落,排水快能收纳,可以说将他们的生活智慧全体现在厨房了,一起来看看。
1、凹型单水槽
日本厨房里面的水槽一般都是单槽,基本上没有双槽。日本家庭会选择容量大的单水槽,可以用来清洗很多不同大小的物品,大到洗锅小到洗碗都实用。
相比咱们国内用双槽多的家庭,单槽的设计确实要方便的多,所以我一直在多次强调,如果厨房空间不大,选择单槽利用率更高。
水槽的造型也值得一说,这样设计可以让水龙头的水落在靠里的一侧,减少了洗刷溅水的可能,还可以提高水槽下面柜子的利用率,这个设计亮点,咱们国内的厂商真的可以普及一下。
2、水龙头装在在水槽两边
除了水槽的优势,水龙头的安放位置也很有“心机”,不管是厨房还是卫生间的水龙头,很多都是装在水槽的两侧。
平时做饭时,经常要用到水,在水槽的角落更有利于烹饪,因为它更加靠近灶台,缩短了用水的距离。
做菜的同时和可以同时清洗蔬菜等工作,两者兼顾节省时间。
水槽的放在角落,还可以放各种不同形状的沥水架,只需要占用水槽一个小角落,不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沥干毛巾、筷子等餐具好方便,喜欢。
3、水槽配件多
单单一个水槽就推出了多种不同的配件,可以随心选择,小小设计提高了生活的方便程度。
日本人在装厨房水槽的时候,同样会选择无缝式台下盆安装方式,在水槽边缘位置做下沉的特殊工艺,就可以挂各种不同的收纳筐,比如洗洁精、清洁球、洗碗布等真的很实用。
水槽上面可以放多层抽拉板,洗菜切菜装盘可以全部在水槽位置搞定,感觉都不需要切菜区了。
4、阶梯旋涡排水
水槽下水口形状和咱们的就有很大的区别,在下水设计上依然把控细节,很多人性化的小细节真的让我佩服,安装拆卸也好方便。
下水口位置用隔板隔开,隐藏了下水口,减少异味。滤网大,清洗时形成旋涡排水,减少堵塞,排水超畅快。
经常做饭的朋友肯定知道,清理垃圾的时候,水经常会碰到过滤网篮,他们的水槽下水口至少要比我们的大一圈以上,基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想要清洗下水口的部件,随时拆随时装,一点都不费事。
5、水槽柜多加利用
水槽柜下方的空间最多1平米,大多数家里要么空着,要么就塞满了乱七八糟的塑料袋,看看日本家庭的水槽柜,将收纳设计做到了极致。
配合水槽下水的造型,做一个凹型的抽屉,避开下水口的位置,有点类似拉篮的形式,抽屉内又设计了内抽,多层收纳。
这些抽屉可以放些日常的小工具或者清洁用品,建议装抽屉的时候可以选择反弹器,切菜炒菜手脏了,用手背或腿挤压一下就开了。
当然选择有拉手的柜门,建议采用设计有倾斜角度的抽屉拉门,放东西更方便。
我好喜欢这样的水槽啊,价格应该不便宜吧,正在装修的你如果想要选水槽,这种水槽可以考虑一下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经中华建材网授权发布,原标题:日本水槽怎么样?,凹型设计,排水快收纳多,处处现生活智慧,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你用个水槽还用出优越感了,等你写科普,
这种不平整的水槽,洗的时候会很糟心[不说话]
我都流水洗啊……
不是帮作者说话,也不是赞同文章写的内容,单纯针对你这评论,真是服了,什么都上纲上线,提到日本俩字就得喷?像你说的,符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你用中式的觉得好,你可以写篇文章推荐下,别人用到日式的设计觉得好,写出来就要被说成日吹?或者明明日式设计好,但是却不能明确写出是日式设计,否则像你这样敏感的人就得喷[无所谓]
纠结双槽单槽的其实只要想明白双槽的那个小槽完全可以通过碗啊,盆啊啥的替代,而同尺寸的双槽想空间跟单槽一样大却不可能,就不会再纠结单双的问题了
这种水槽是给香港人用的吧。一间房10平方配个这个水槽还行。
用整个水槽接水去洗某一样菜,确实是比较罕见的行为,不具备参考价值。
各有各的习惯,一味的吹日式好,不符合国内生活习惯,没有任何意义
国内水槽下要放垃圾处理器,净水器
这些玩意儿全都国产的吧,套个日式名字就收纳啊,生活啊,智慧啊,是有多看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