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网络设备清单
聊聊我的网络设备清单:
1.路由设备
我现在有3个路由:磊科nw788、小米路由3和红米AX3000,刚巧一个WiFi4、一个WiFi5、一个WiFi6。
买nw788主要是因为便宜,二手就30来块。而且nw788有4个千兆LAN口,对于需要用到NAS的我是比较经济的千兆局域网解决方案。后面买了交换机后nw788对于我的意义就不大了。
小米路由3放在出租屋用(出租屋的网络仅5M下行1M上行,还不如我云服务器的8M带宽)。我最初嫌弃小米路由3的百兆LAN口(LAN都没无线快,就像没有USB3.0的旗舰手机,这个阉割很小米)。后来买了个小主机作为软路由,这个小米路由3做个AP也罢。
红米AX3000是入门级WIFI6设备,放在家里用。网上反馈有断流问题,可刷机改善,疫情原因暂时没机会在家里测试也还没有刷机。红米AX3000刷机可玩性有点弱,闪存仅128M,装一个Openwrt的固件就差不多了(小米路由3还有个USB口拓展)。之前看到有人评测把AX3000的运存和闪存都弄混了, 256M是运存。
2.软路由设备
并不是自带双网口的小主机才能做软路由,单网口小主机加个USB千兆网卡效果也差不多。也并不是网口越多就越好,因为软路由的NAT转发性能并不见得比硬路由好。
软路由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双网口+交换机,Mesh组网。这样既利用了软路由加解密性能强大的优势,又能发挥传统网络设备NAT效率高的优势。
我的小主机配置是N4100 | 8G | 64G+250G,安装的是Ubuntu系统。由于不是专业的路由系统,像QoS这些网络管理功能还在摸索如何搭建。这个小主机除了当软路由,一来作为下载机用,二来作为远程开机设备。
软路由接入网络有两种接法:一种接在主路由之下,主要作为个人用的软路由;第二种直接作为主拨号设备,后面接交换机,连接诸如主机、无线mesh等其它设备。
千兆交换机我35元买二手TPlink的SG1005,最入门级的5口交换机。
3.网卡设备
为了给单网卡的USB设备搭建双网口,买了个AX88179的1000M 有线网卡,目前来看也还算稳。
另外给台式机配了个RTL8821CU的433M无线网卡,看速率就知道支持的是WiFi5后续有机会再换成WiFi6设备。
4.聊聊家用网络设备
1.千兆是门槛。目前千兆宽带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可以说千兆设备是一个基本的门槛,这个门槛之下的设备都已经略显过时。毕竟连wan都已经普及千兆了,lan反而不及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2.局域网开始往2.5千兆普及。宽带进入千兆时代,局域网设备则开始往2.5千兆普及。万兆对于家用门槛还是略高,但是2.5G口已经开始越来越常见。未来升级设备的想法比较强的话,建议网络往2.5G看齐。
3.无线不能只追求速度快,室内覆盖率和信号稳定性也很重要。在出租屋可以一个路由搞定全部上网需求。但一个多口之家的网络需求就复杂了,要考虑室内全覆盖和QoS。
4.家庭网络需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对于网络设备在智能家居功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比如多设备并发稳定性/设备响应延时/QoS等等。
其实相比这些网络设备,我觉得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候能有一个公网IP。

爱祖国爱人民2023
校验提示文案
萌新小白啥也不懂
校验提示文案
跟我刘华强拼
校验提示文案
snipergg
校验提示文案
Mogan
校验提示文案
不忘初心_-牢记使命
校验提示文案
椰子很皮
校验提示文案
我就是cy
校验提示文案
fuzhourly
校验提示文案
HK_Wong
校验提示文案
酸奶式沉淀
校验提示文案
欧阳博学
校验提示文案
欧阳博学
校验提示文案
酸奶式沉淀
校验提示文案
HK_Wong
校验提示文案
fuzhourly
校验提示文案
我就是cy
校验提示文案
椰子很皮
校验提示文案
不忘初心_-牢记使命
校验提示文案
Mogan
校验提示文案
snipergg
校验提示文案
跟我刘华强拼
校验提示文案
萌新小白啥也不懂
校验提示文案
爱祖国爱人民2023
校验提示文案